一代宗师叶问乱世风云唤英雄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5 13:30:00

摘要:一代宗师叶问乱世风云唤英雄

一代宗师叶问乱世风云唤英雄

 

 

导演:叶伟信
动作指导:洪金宝
主演:甄子丹 熊黛林
           任达华 林家栋
           樊少皇 池内博之

    黄飞鸿,霍元甲,李小龙,陈真……几乎香港导演把这些乱世英雄都拍尽了,却从来没有人拍过武术大师叶问,而对于这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李小龙的授业恩师,咏春拳的发家人,反抗日寇侵略的精武英雄……这些都引起了叶伟信导演的兴趣,经过辛苦的研究,武术大师——叶问的人物传记也终于被搬上了银幕。
    叶问是一名习武之人,他醉心武术、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一个自由的武痴。在那个充满仇恨和悲剧的大时代里,他只专注于对武术的执著与热情。但是,面对日寇肆意屠杀自己的苦难同胞,毁灭自己生存的家园,出于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武学精神的不断领悟,叶问一步步走出武痴的局限,在一次次畅快淋漓的忘我比拼中,终于扛起振兴中华的大旗……

《叶问》大打三张王牌

着力表现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一直是影片中最精彩的看点,导演叶伟信通过和叶问之子的多次接触,了解了叶问先生最经典的功夫咏春拳,同时将它在影片中放大。
    与黄飞鸿的鸿拳、霍元甲的迷宗拳、陈真的迷魂拳比起来,咏春拳显得不够硬朗。因为它的姿势和拳法套路更适合女子的拳法,所以起初咏春拳的传人很少。书卷气身材清瘦的叶问,将咏春拳带回了香港,并把它发扬光大,后来有很多人学习,其中,杨紫琼在影片《太极张三丰》中所使用的拳就是咏春拳。
    片中,叶问传授弟子以及和日寇擂台对决赛,所发挥的都是咏春拳。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主要步型为四平马、跪马、独立步等,招式多变、出拳具有弹性,攻击力极强。
甄子丹既文又武
    甄子丹是继成龙、李连杰、洪金宝之后的一位年轻的武打演员,面对中国目前武打演员的稀缺,甄子丹自然成为很多导演青睐的对象。而对于他,能演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一直就是心中的梦想,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往日影片里甄子丹的打斗招式都是暴力加搏击,所以给人的印象是“肌肉型男”,例如《导火线》、《杀破狼》等。而在《叶问》里,为和人物贴近,甄子丹狂减肌肉,变得如此清瘦,加上黑布长袍和礼貌的造型,儒雅斯文,很像照片中的叶问大师。
    据历史上考据,叶问虽然是一个武术大师,但是他其实是一个很顾家的男人,并没有像霍元甲、陈真那样属于理事型的男人。叶问会陪着家人去逛街买东西,会给儿子买小礼物,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事实上,甄子丹在戏外也是一个好男人形象,他会经常给两个女儿买迪斯尼的玩具,这一点上和叶问先生很像,都是有家庭观的人。
侵华历史再现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日寇发动战争前夕,原本叶问一家在佛山街当地,属于生活富裕的,从其妻子穿的旗袍布料就能看出,生活比较富足。但是因为日本侵略,家道中落,叶问一心扑在拯救中华的事业上,家庭收支显然不如往日。而这个时候,叶太显示出中国传统女人的特点,大度、贤惠、朴实,陪着叶问一起走过那段艰苦岁月。但因为叶问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所以,导演叶伟信并没有在叶问的感情戏中过多地铺陈。
    而影片中佛山街景最能反映叶问家境前后的变化。日本还没有侵华之前,这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街道里面有各式的商店、理发店、字画店和武馆,而这些繁华都是为了映衬后来街道的落魄,为影片的转折作出启下的作用,观众也能通过叶问在佛山的生活情景窥探到他武术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花 絮
叶问和李小龙

    在叶问所有的弟子里,李小龙是最有名的一个,也是最出色的一个。有人说,如果不是当年叶问来香港教拳,咏春拳这三个字就不会在香港流行,也就不会有李小龙今天的声望。
    据说叶问和李小龙之间流传了很多趣事,其中一件是叶问是第一个说李小龙是“短命种”的人。原来,李小龙的双脚天生有小缺陷,走路的时候有一点上下“颠”。普通人不一定能看出,但是叶师观察到了,笑言李小龙“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
    原来,李小龙天生平足,不但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早期更不能以整个脚掌触地的姿势蹲下来,这是叶师及其他与李小龙要好的师兄都知道的。后来李小龙去了美国,在拳术方面很有发展。几年后李小龙再探访叶问宗师,故意问宗师信不信他可以蹲下来了,叶师微笑不语,知道他已凭苦练克服此缺陷。其实叶问以此作为笑谈而已,想不到竟成事实。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