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国资整合狂拉股价 上海新梅大股东二轮“坐庄”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23 19:44:5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新梅(600732.SH)的走势可谓诡异:7月14日、15日涨停,16日公司公告称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减少50%-100%,令人大跌眼镜的是,19、20两日股价继续涨停,21、22两日虽涨势不再,但两天成交量超过4亿创出近期天量。
在上海国资整合加速背景下,上海本地股行情“白热化”,而记者经了解发现,新梅的大股东兴盛实业其实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民营企业,通过借壳上海港机“混珠”于众国企之中反复导演重组大戏但始终未动真格,二级市场上的股票飞涨却让部分利益集团渔翁得利。
身份悬疑
“从7月16日开始,新梅开始大幅震荡,振幅高达16%,所以市场根本不考虑企业有没有业绩,而更多的是放在大环境下考虑。而机构方面多会利用这些模棱两可的消息进行炒作,但企业本身重组确实会有大的变数存在,本地股壳资源的价值使得炒作非常踊跃。”恒泰证券分析师李向勇指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借国资重组东风大涨的新梅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民企。
“兴盛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集金融投资、建筑装潢、物业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等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已连续多年荣列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五十强,并控股A股上市公司——上海新梅,旗下‘新梅’品牌系上海市著名商标。”这是大股东兴盛集团在前程无忧网上的“自我评述”。
2003年,兴盛集团受让当时的上海港机的国有法人股66.56%的股份,作价2307万元从而借壳上市,前身上海港机是一家国有企业。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说:“判断一家企业到底是民企还是国企,最终要看它的实际控制人和持股数量。而大股东兴盛集团持股新梅超过50%,实际控制人张华标持股兴盛75%股份,虽然这个壳曾经是国企,但新梅仍然是一家民企。”
“这个公司是重组类,炒的就是壳资源,里面没什么东西,最近涨得厉害是因为上海本地股概念。”东北证券分析师高建表示。
6月17日,公司宣布因讨论重要事项停牌。此前5月份已有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两只上海地产股停牌,6月12日强生控股停牌,新梅停牌的拿捏时机可谓巧妙,一时间自然重组风声大作。一周后新梅却宣称重大事项因条件不成熟复牌。其实早在2007年兴盛集团就试图重组并停牌两月,但同样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上海新梅的资产重组从方案“基本确定”到最终“无法继续推进”,这次重大事项是否“假摔”令人生疑。
新梅董秘何婧7月23日对记者表示:“国企重组只是外界的猜测,我们都澄清过了,什么卖壳啊都是传言的东西,二级市场我们没办法控制。停牌主要是我们子公司新兰和中粮地产谈合作,这个我们2月份也披露过,就是把新梅太古城的一期转让给它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一些别的事项,主要是动拆迁,涉及到和政府的一些内容。”
第二轮“坐庄”?
虽然新梅上市多年业绩平平,但在2009年却因一份“百页坐庄计划”而在资本市场名声鹊起。
2008年新梅做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业绩同比暴增15倍,据当时媒体称坐庄计划内容是,双方合作内容是先打压股价,私募进场吸筹,合计出资1.5亿,上市公司则通过消息面配合预热来抬高股价,而兴盛可以分得最终受益的30%,而募集资金的目的是为新梅太古城筹资,公司其后迅速否认了这个说法。
而“坐庄”事件之后,新梅的业绩急转直下:2009年立即上演变脸,收入缩水60%不止,净利润减少了将近80%;今年一季度新梅的净利润是606万元,较之上年同期减少60%。而按照半年业绩减少50%-100%来推算,二季度业绩至多742万,2010年公司原计划是投资5亿用于土地储备,而一季度账面资金仅有2.7亿多。从半年业绩看,销售结转和回款情况都差强人意。
沪上一家大型私募的负责人看了新梅的财务状况表示:“这个企业根本没办法投资,业绩波动太大了,像过山车,2007年500万,2008年不错,有8000多万,2009年1000多万,不知道企业到底怎么做,虽然王亚伟跟进去了,但我们绝对不会碰,有时候纯粹就是押宝重组。”
新梅近期的股价配合其消息面的配合使得坐庄之说再起。“新梅这只股票的走势这几天是大幅震荡,往往是出一根大阴线之后紧接着是阳线,往往会对投资者形成一定心理暗示,所以我们建议不要追高。”恒泰证券分析师李向勇表示,因为有重组预期,近日成交量又达到了天量,换手率也逾10%,创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从7月份到现在涨幅30%以上,短期内最好采取减仓操作。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公司股本2亿多,大股东手中有1.3亿,另外一亿多则极度分散,股东数有30多万个,而最多的只有200多万股,资金面上很难判断出到底是谁在操纵,但一个股票一旦被认定是庄股之后,一旦有异动,一些逐利资金会很快跟上并跟风操作,资金的东西是无法用理性来判断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