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投行接盘太子奶李途纯将淡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李途纯与外资投行签署的不可撤销的“对赌”协议,使太子奶集团最终逃不过被外资收购的命运。
“外资收购太子奶的事已经定下来了,目前外资进入企业有一个月的过渡期。”11月21日,太子奶湖北地区的经销商潘先生告诉本报记者。而北京密云县政府一人士透露,目前密云县政府已经对太子奶北京生产基地注资1000多万元以维持其生产。另外,株洲、黄冈和成都等地政府也将为太子奶在当地的生产基地注资1000万-3000万元不等的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太子奶来说,十多亿的资金缺口已使其命悬一线。即使有足够的资金,目前被伤害的经销商和终端市场的销售问题则是太子奶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市政府施压出售控股权”
“这边的销售经理告诉我,外资收购太子奶的事已经定下来了。这次约注资3000万美元,”潘先生说,“因为原来英联、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经注资了7300万美元,现在太子奶没钱还。这些外资只好继续注资救活这个企业。”
而太子奶在成都地区的某负责人则表示:“太子奶还在和内资外资谈判,目前还没有结果。”
这里的内资是指国内6家有收购意向的投资者。有消息称,李途纯曾经与其他6家有意向的投资者签订了保密协议。其中有航空和IT企业,甚至包括联想控股。
本报记者为此拨通了太子奶真正掌门人李途纯的电话,当得知是记者采访时,其随即挂断了手机。
英联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太子奶项目的执行董事郑国器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不好对该事件作出任何评论。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实际上株洲市政府一直希望李途纯能够转让太子奶的股权。“李途纯没钱,株洲市政府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只有让外资接手太子奶才有希望。”曾经供职于太子奶的某经销商表示。该人士称,株洲市政府为此曾向李途纯施加压力,让其放弃控股权。
“政府就这事开会了,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本报记者曾就此事向株洲市政府方面求证,市委宣传部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但是关于文件的内容中是否有要求李途纯放弃股权一事,不得而知。
但潘先生告诉记者,太子奶湖北区负责销售的一位经理已经明确地告诉他,英联、高盛等投行收购太子奶股权的事已经确定。“听说有一个月的过渡期,李途纯将逐渐淡出太子奶。”
招行起诉太子奶
如果三大外资投行果真注资3000万美元,能否摆脱太子奶目前的困境?目前还很难说。此前,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05%的股权拍卖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资产总额达12.97亿元,净资产达1.69亿元,也就是说负债总额高达11.28亿元。
而据其他媒体报道,2007年,太子奶分别从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国银行株洲分行、中国银行黄冈分行获批贷款3亿元、2亿元和1.3亿元。
本报记者从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五一支行获悉,招商银行长沙支行目前正在起诉太子奶集团。“一切都是上面在做,我们这边还没有从太子奶那边得到任何回应。”五一支行会计部一人士表示。据了解,之前太子奶从五一支行获得了约1.6亿的贷款。
另外太子奶所欠经销商的欠款也需资金弥补。潘先生表示,自己目前还有三十多万元钱压在太子奶的账户上。而他认识的另一位太子奶的经销商则被太子奶预压560万元。河南是太子奶销售较好的地区,据了解,河南的经销商总共可能被套有几个亿。
而在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资金问题集中爆发,太子奶在全国的五大生产基地几乎全部陷入困境,甚至停产。根据记者了解,在太子奶的五大基地中,昆山基地一直没有投产,而成都基地则已经停产。
位于湖北的黄冈基地一直有小量生产。“黄冈这边一般是经销商打多少钱,发多少货。”武汉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北京的情况似乎好些。长沙办事处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11月19日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北京销售形势很好,前段时间还提价了”。
另据湖南地区经销商告诉记者,株洲的生产线也在生产。
对于目前生产基地的停产,11月19日,太子奶株洲销售总部的相关人士则强调:“目前各大基地基本都已生产,除了维修设备的一些基地仍在停产之外。”
太子奶长沙办事处的上述人士介绍,太子奶在全国的几大生产基地实际上都是独立核算的。“原则上,都是开始的时候总公司给各地的分公司一些启动资金,之后总公司就等着年终收缴利润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资金,工厂的启动并不是问题。
如果外资投行仅仅拿出3000万美元,似乎只是杯水车薪。而乳业行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目前注资还贷和工厂的启动生产都只是眼前问题。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经销商是否还有积极性去卖太子奶,太子奶在终端是否获得利润。”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