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2008中国CEO高峰论坛观点集萃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2 21:07:00

摘要:2008中国CEO高峰论坛观点集萃

 

企业要正视和珍惜危机锻炼

王忠明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首先要正视和珍惜危机锻炼。危机是一个企业走向成长、成功、成熟的伴娘,没有经过危机锻炼的企业不可能是强大的企业,因此对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金融海啸,我们要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态度,怨天尤人不可取,抱怨不应该是我们的本色,要勇敢面对。

保增长不能只靠财政政策

赵 晓 著名经济学家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的信贷会收缩,金融对市场的流动性的支出会缩减,这很简单,这是金融部门的一个本质,它的本性就是在晴天的时候给你送雨伞,下雨的时候把它收回来。所以现在各家金融机构都在把贷款收回来,再放的时候会格外谨慎,眼下,各家金融机构都在谈“我得赶紧回收现金流”。
    很多人说中国经济保增长依靠财政政策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够的。1998年那么大的力度“保八”最后只实现7.8%,接下来有两年一个是7.1%一个是7.3%,都没有实现“保八”。所以一定要靠信贷扩张。后来走出这个困局就是因为有了信贷,消费信贷、房地产信贷,有了民间的活力。所以光靠财政政策不够,光靠4万亿大单不够。

经济背后的军事因素

宋晓军 CCTV特约评论员 国际问题专家

    近两个世纪以来发展一直是持剑经商,所以作为经济参考的外部条件就是军事,缺失它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而且给大家造成一个这个世界很美好的印象。
    其实军事讲的就是博弈,平移到经济里就是商战。中国面临的选择,原来我们改革开放30年走的是依附跟进的道路,出口导向,把完整的产业机构变成单一产业结构,均衡布局变成倾斜东南沿海,走了30年走不下去了。美国人由于出现了金融危机,我们被迫进行产业调整,这个不是说我们想不想动,因为我们靠低端的产品出口,不可能最后维持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需要优良的制度设计

刘光溪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今天,我们都在谈发生在华尔街的危机。其实危机本来是社会生产力活动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在判断华尔街这个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认识它的危害,但也要知道我们还相距甚远,因为中国仍旧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法制化中前期阶段。
    前几天我在和吴敬琏先生交流《大国崛起》时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制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优良的制度安排,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而其核心理念是我们必须去掉长期形成的复杂多变、灵活多样、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复杂心理。只有小的、精细的、简单的才是美好的。什么时候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通过制度设立的理念对准一个焦点,专心致志地做事情,你肯定会闪光。

企业家要提升自身价值观

杨 壮 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

    这次危机对企业家来讲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让大家沉淀下来,改变我们过去30年发展过程中的浮夸作风,整顿思绪,对企业战略、态势重新进行定位。
    战略定位的核心就是取舍,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取舍更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这种取舍有如割肉一般,很难做出。但是,企业要做到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定位要重新得到实现,企业家必须做到企业的取舍。如何取舍?关键是企业家要具备人格魅力和企业家本身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竞争力不是外生的,不是他人赋予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衍生而来的,企业的价值体系是企业家的价值观影响的。这个价值观是维护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驱动力,是企业的灵魂。(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邢云飞 赵 岩整理 图片由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映/摄影)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