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较金融资本更具慧眼 产业资本7月掀“增持潮”

作者:张玉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09 19:58:05

摘要:较金融资本更具慧眼 产业资本7月掀“增持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市场认定,对于单个公司而言,产业资本相较于金融资本更加独具慧眼。因此,市场对于产业资本规模流入市场时刻保持关注。今年5月份以来,伴随着大盘指数的持续走低,大股东增持再次掀起高潮,同时,当月的产业资本实现了净流入。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市场调整已经临近底部?对此,本刊基于市场层面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意在为投资者把脉此轮增持潮是否能够预测市场完成筑底。

    大股东们再次行动,引发了新一轮的猜测。
    继5月的增持潮之后,7月产业资本的进场有再次演绎成“增持潮”的可能。据数据统计显示,仅7月1日至7日的一周时间之内,便有8家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增持本公司股票。
    这次增持潮是否意味着市场见底?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普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目前所出现的增持尚未形成主流趋势,因此远远形不成大盘向上的合力。
大股东增持潮再现
    数据统计显示,仅7月1日至7月7日的一周之内,就有包括中国南车、武汉健民、威海广泰等8家企业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增持公司股票。在此前的6月份,也有7家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增持。
    7月初的火热增持,让人不禁联想起此前5月份各公司大股东的增持潮。当时,共有近3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其中包括贵州茅台、中金岭南、南通科技等公司。
    在5月的增持潮中,便有业内舆论认为当时大股东的增持目的性相对较强,而且多含有作秀成分。以当时贵州茅台的大股东增持而言,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比例仅占总股本的0.0044%。这极其微小的比例,被认为是增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数据显示,从2009年12月开始,贵州茅台的股价一直持续下行。特别是今年4月2日,其2009年财报公布当天,由于利润下降,茅台股价从开盘时的158元跌至收盘时的152元。此间曾有业内人士怀疑,贵州茅台当时的增持更多是出于护盘的考虑。
    “茅台前十大股东里,多数是基金,控股股东增持也有利于增强基金的信心,避免场内中长线资金的变化。如果恐慌性下跌造成基金出逃的话,那么茅台股价再想回至180元的高位,简直是不可能的。”上述业内人士当时如是向本报记者解释茅台大股东的增持行为。
“买股票比并购有效率”
    “除了护盘,另外大股东们也想在股价相对低点时,集中股权,因此增持。”民族证券策略分析师韩浩分析认为。事实上,7月份大股东们的集中进场,也不排除类似的情况。但是多数公司大股东的增持,也与公司所处行业以及业绩有关。
    比如近期增持的中国南车,其2009年年报显示,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公司净利润都是属于连续增长状态。其中,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多元,比2008年增加3个多亿。
    另一家大股东在6、7两个月都有增持的精工钢构,其企业利润也是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即使2009年业绩欠佳的公司,大股东也是出于对行业以及公司未来的信心继续增持。
    据威海广泰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其营业收入约3.9亿元,2008年营业收入约为4.4亿元。2009年较2008年下降了11.35%,而同期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比2008年下降23.14%。
    威海广泰董秘助理邓扬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此的解释是,大股东增持首先可能还是对公司的未来比较有信心。“作为航空地面设备制造企业,我们与航空公司以及机场盈利状况的好坏息息相关。”
    在邓扬锋看来,经济危机虽然对航空业影响很大,但是对处于上游的公司相对有些滞后。“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业务的变化,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有些航空公司的采购几乎是零订单。现在感觉整个航空市场状况好转了,因此大股东可能对行业也比较看好。”
    当然,邓扬锋也不否认,现在大股东出手可能也是觉得现在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适中,不会有很大下跌空间才出手。
    对此,王亮认为,产业资本对于公司的理解要超过金融资本。“事实上,搞实业投资的人大多是卖股票,只有觉得买自己的股票比并购同行更有效率的时候才会买。”
市场增量资金不足
    不过,对于增持与见底之间的关系,王亮则认为,“产业资本增持与市场底部的关系还是看量,市场并没有大面积增持,说明很多公司的股票还不是足够便宜。”
    与王亮的观点类似,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业内人士并不把产业资本的陆续进场认为是市场的底部。
    “目前这些增持的公司在市场上并不是主流的公司,这远远形不成市场向上的合力,因此言底尚早。”韩浩认为。
    持同样观点的也包括刘景德,在他看来,增持仅仅意味着股东们认为公司有发展,并不意味着市场进入底部。“扩容和再融资还在继续,新股发行也在继续。因此只能说市场处于相对低位。”
    刘景德认为:“股市的调整有自己的周期,从2001年到2005年,股市调整了4年,才达到一个历史高点。而从6124点下跌之后,大盘一直调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完成一个周期,因此,等到明年10月份,或许股市才会有一个向上的调整。”
    从历史点数上来看,早在2001年的6月,上证指数就曾经达到过2245点的高度。当时科技股泡沫达到顶峰。随后市场用了5年半的时间进行调整。之后一路上扬,直至中国股市问鼎6124点。
    “市场上并没有增量的资金,这是目前股市最大的问题。”韩浩说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