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到“赋能”:包头图书馆为残疾人打破壁垒,让每个灵魂都能踮脚触到光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4-15 17:07:28

摘要:近年来,在包头市残联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通过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你读我听”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并且,设计研发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并发放。

从“服务”到“赋能”:包头图书馆为残疾人打破壁垒,让每个灵魂都能踮脚触到光

76岁的郜保安,怀里抱着刚刚借完的盲文图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包头报道

两天两夜的大风终于退场,内蒙古包头市的天空被擦得透亮,让这座城在春日里再次舒展起来。

76岁的郜保安,穿上安全马甲、拿着盲杖,独自登上了通往包头市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下称“中心”)的8路汽车。自出生后一个半月患上急性结膜炎,郜保安的眼睛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光明,但是,对于这条往返家与中心的路,早已在他脚步的摩挲中形成了肌肉记忆。

“我今天是来参加中心组织的阅读分享会,只要有活动我就会来,顺便借两本盲文书回去看,而盲杖和安全马甲是我出行的双保险。”借完盲文图书的郜保安一手抱着书,一手指着身上带有反光条的黄绿色马甲告诉记者,这是中心发给他的第三件安全马甲,为他的出行保驾护航。

据记者了解,为了帮助包头市17.21万残障读者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残疾人群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2013年10月26日,包头市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作为中国盲文图书馆内蒙古包头市支馆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内蒙古残联及包头市残联投入近30万元,帮助包头市图书馆建设残障读者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各类文化助残活动。

近年来,在包头市残联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通过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你读我听”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并且,设计研发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并发放。

让每个视障者都“被看见”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极具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对残疾人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通道,更是打破壁垒、重构自我与连接社会的精神枢纽,它把“特殊需求”翻译成“人之常情”的智慧,让“无障碍”不仅是设施,更是“无距离”的心意。

这些温暖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蹲下来的倾听、贴心得刚好的懂得,以及让每个生命都能自在舒展的温柔设计。

2018年,一位视障读者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那是一个经常来中心参加活动的老残友。此后的很长时间,包头市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主任金伟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保障视障朋友安全出行?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有一天,恰逢包头出现沙尘暴,坐在车里的金伟看到窗外执勤交警穿着的绿色衣服在漫天黄沙里格外醒目,同时,她留意到环卫工人的橘色衣服同样引人注目,她心生一个想法。2019年,金伟设计并研发了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

让视障者“被看见”的安全马甲.jpg

让视障者“被看见”的安全马甲。

马甲以荧光绿为主色,肩膀处以橘红色搭配,领边及袖口以灰色反光材料搭配,马甲右上方和右下方都设计了褂兜,可装手机、听书机或携带杂物;马甲左侧配有一个可以放折叠后的盲杖的宽10—15厘米、长25—30厘米的褂兜;马甲背面中间的位置配有“关爱视障者请您让行”9个大字,可以让所有交通参与者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识别视障群体。

2019年5月,中心举办了“关爱视障者·请您让行”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发放仪式,向视障者免费发放了100件安全马甲,郜保安就是当时受益的第一批视障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安全马甲已经向全国进行推广,反馈良好,现已为全国3000多残障人士提供了出行保障服务,被多地残联列为辅具。其他交通参与者看到安全马甲都会主动避让,并为视障者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安全有了保障,让更多的视障读者能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

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4月25日,这款安全马甲已成功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显然,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不仅用知识的力量消解了身体的界限,同时为残疾人提供了触摸世界的指尖、倾听知识的耳朵、丈量文明的脚步,更在社会肌理中埋下平等与尊严的种子。

为残疾人打开融入社会新通道

为促进残疾人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升残疾人群体文化素养,中心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助残活动视为一种常态,最终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两名视障者在中心“看”书.jpg

两名视障者在中心“看”书。

据记者了解,中心开展了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系列走读活动10期,服务读者500余人次。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孤独症、弱视、斜视和全盲群体先后走进了赛罕塔拉、包头金街、五当召、美岱召、恩格贝等10个包头著名景区感受包头;2018年包头市图书馆建立视障读者学习阅读群,开辟“畅听微阅读”栏目,线上、线下已开展3100余场活动,服务视障者近62万人次;2024年4月包头市图书馆建立金色梦想家园一心手相牵阅读群,开辟“包图好声音”我读你听线上读书栏目,线上已开展273余场活动,分享的内容包含《额尔古纳河右岸》《钟鼓楼》《推拿》等,服务视障者近5万人次;为持续培养孩子们的爱眼护眼意识和相关知识,营造助残助盲良好社会氛围,包头市图书馆联合中小学及包头低视力康复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常态化举办“文化助残光明行”走“近”图书馆活动10余次,服务读者400多人次;从2022年起开展视障读者线上灯谜会。截至目前举办涉及元宵节典故、歇后语、对联、字谜、脑筋急转弯等多主题猜灯谜活动4场,服务视障读者、志愿者近800人次。

中心组织召开的线下月度会.jpg

中心组织召开的线下月度会。

同时,为圆视障读者、听障读者的影院梦,从2013年10月起,中心开展了无障碍电影放映及讲播活动。目前已举办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活动近百场,惠及残障读者及普通读者近万人次;为展示残障读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多彩的文艺技能,同时也满足残障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包头市图书馆联合包头市残疾人联合会、包头市特殊教育学校、东河区老年大学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开展了多次文艺演出活动,自2018年开展了首届视障者专场新年音乐会之后,在2023年疫情结束后陆续开展了“爱心相伴传递温暖携手成长共享蓝天”文艺汇演、“图书馆里欢乐多,文化助残光明行”文艺汇演、畅听微阅读最美志愿者、最美读书人颁奖表彰暨文艺汇演等20多场文艺演出,观看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

此外,为让读者保护视力,珍爱眼睛,提高读者对眼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关注,提升视障读者防诈骗及养老意识,中心从2019年6月起举办了科普讲座,目前已举办知识讲座活动近20场,惠及残障读者及普通读者近4000人次。

中心开展的无障碍电影放映.jpg

中心开展的无障碍电影放映。

这一个个活动,彰显了服务中心不光是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柔力量。

2024年6月26日,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发布了《关于认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的公示》,首批全国20家设施完善、服务优质、影响广泛的单位被认定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包头市图书馆位列其中。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