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国资委最新部署!地方国企年度发展重点任务定了

作者:刘昱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2-21 15:07:43

摘要:今年国企改革将呈现出政府与企业双重主体的显著特点,政府将在制度改革、资金投入、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注重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制度引领和国企功能性改革的评价制度建设,力求提升改革质量和效率。

国资委最新部署!地方国企年度发展重点任务定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据了解,会议从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六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企改革将呈现出政府与企业双重主体的显著特点,政府将在制度改革、资金投入、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注重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制度引领和国企功能性改革的评价制度建设,力求提升改革质量和效率。

地方国企成效显著

2024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地方国资国企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效益筑底企稳,地方国企实现增加值7.7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21.8%,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上彰显新担当。

《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地国资委所公开的数据中了解到,2024年,辽宁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55亿元,同比增长75.2%,利润增速全国排名靠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1亿元,同比增长24.1%;山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1%,营业收入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6%;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李锦向记者举例,辽宁省去年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企改革深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关键一环。在制造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发展方向,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不断提升。对于传统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与技术装备攻关至关重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4年央企全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而地方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则超过6300亿元,同比增长6.6%。

2024年,地方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打出了一套系统化、全方位的“组合拳”,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地方监管企业积极参与21个央企创新联合体建设,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方面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例如,聚焦优化创新环境,山东实施首席科学家制度试点,赋予科研人员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和决策权;安徽明确投资科创企业适用容错的3项基本条件和11项适用情形、认定流程,让国企创新没有后顾之忧。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2024年地方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21.8%,营收占比达16.9%。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在本次会议上,张玉卓强调,2024年各地高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力度,截至2024年底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70%。

会议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会议明确要求,要结合实际全力完成好今年国资国企各项目标任务。第一,要着力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坚持挖潜增效和新动能培育一体推进,更大力度推进提质增效,推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助力稳就业、稳供应、稳畅通,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融通发展;第二,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第三,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推进创新的有效机制,推动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打造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新国企;第四,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入研究形势、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切实增强主业实业核心竞争力;第五,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监管,探索实施穿透式监管,努力做到向下看清各级、一级管住一级,不断提升国资监督有效性;第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取有力措施防控债务风险,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健全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善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多地部署“开门红”工作

一季度经济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在会议精神的引领下,各地国资委和国企迅速响应,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并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全力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省国资委2月20日召开全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大力推动原创性技术研发,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部任务。

湖北省国资委近日召开扩大有效投资调度会,动员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要求,湖北省属企业要奋力夺取“开门红”,切实保持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紧迫感,大干快上促进度,紧盯任务抓落实,为实现湖北省一季度“开门红”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贵州省近日召开一季度“开门红”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明确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抓住用好每一天,开足马力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坚决抓好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的2025年省属监管企业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要求,国资系统要用足用好政策机遇,千方百计拓产增收,抓好项目投资建设,加快谋划实施、引育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部署策略恰逢其时,不仅贴合了发展需求,更彰显了政府对市场机制的深刻尊重与灵活运用。通过精准的政策引导与有力支持,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进一步促进了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与持续创新。由此,构建起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得益彰的经济增长新范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