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成本”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金融将发挥重要作用|2024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12-07 10:56:42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周道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12月6日,由华夏时报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交易研究中心、华夏时报金融思想荟和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联合提供智力支持的2024(第十八届)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年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以“向‘新’而行,探寻发展之‘质’”为主题,汇聚业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及金融机构高管,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推动行业以“质”致远。
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金融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有效管理风险,并增强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低空经济
一般情况而言,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以各种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可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例如,三四十年前盖楼房的时候,是很难预料到要预留足够停车场地的,因为没想到现在会有这么多车,更难以想到无人驾驶技术落地会如此之快。”他表示,以后城市充满繁忙的无人机的时候,现有的高楼大厦的各楼层、窗台是不是也会有大量的改造需求?比如提供无人机送货挂接平台等?以后的快递员,会不会从大街小巷消失,变成坐在办公室的飞控手?见微知著,低空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发展的空间充满无限遐想。
周道许认为,低空经济面临几大趋势。一是在低空科技领域,中国目前在部分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二是自2021年起,低空经济写入规划,从中央各相关部门到地方,都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多方面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三是各地积极探索,推动低空经济落地生根。四是创新广泛。我国在技术、装备与应用创新方面成果丰硕。
“天上飞的只有比地上跑得更实惠、安全、便捷,消费者才会持续青睐。安全与成本在低空经济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支撑着低空经济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他表示。
在此背景下,金融将对赋能低空经济的“高安全”与“低成本”发挥重要作用。金融通过多种途径为低空经济的高安全和低成本目标提供重要支持,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低空经济 保险先行
低空经济的发展涉及复杂的业务场景、高技术依赖和一定的风险特性,保险创新对低空经济至关重要。
他表示,一方面,低空经济对保险发展有巨大的需求。一是多样化的风险类型。低空经济所覆盖的领域的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建立风险分散和赔偿机制,为低空经济的参与者提供稳定的风险保障。二是风险传导性较强。低空经济链条长,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有效止损,防止系统性风险的扩散。三是高额投资风险的缓释需求。低空经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投资用于航空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险的引入能够缓释投资风险,提高资本方的安全感,吸引更多资金流向低空经济。
另一方面,保险创新能促进其他金融服务创新。一是带动金融生态链的完善。例如,针对航空器的设备保险创新,可以降低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从而提高其服务能力,形成完善的金融生态链。二是引导资本进入新兴领域。保险的保障作用可以降低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高风险的担忧,吸引更多投资进入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支持产业快速扩张。
整体来看,在低空经济的发展创新中,保险创新不仅能缓解行业发展风险,还能为创新提供基础保障、商业动力和社会安全网。这种“先行者”作用决定了保险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金融赋能 产业共荣
周道许表示,金融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风险管理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和规模化运营,从而提升安全性并降低运营成本,广泛赋能低空经济的各相关产业链。
首先,在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供给方面。低空经济涉及航空器制造、飞行运营和保障服务等多个高投入领域,初期资本需求较大。金融机构可通过开发专项金融产品、提供多元融资渠道、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式降低相关产业的融资成本。
其次,在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低空经济的特点是多产业融合与科技驱动,金融机构可通过支持科技企业融资,推动产业链协同融资,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促进融资对接等来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最后,要注意不同低空经济模式发展特征。一是共享经济模式,例如基于共享平台,将飞行器、飞行员和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降低单一用户的拥有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金融赋能的关键是融资支持共享平台建设、支付与结算、创新保险保障方案等。同时,也要注意设备损耗与故障、责任分配争议、数据泄露等风险。
二是全链条模式。例如,打造从飞行器制造、运营、维护到后续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生态,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金融赋能涉及供应链金融支持、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风险共担机制等,同时也要注意供应链断裂风险、跨环节责任分配、初期资金压力等风险。
三是智能化运营模式。例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低空飞行的实时监控、精准调度和动态优化等。科技金融支持、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技术保险产品创新等,同时也要注意技术故障、网络攻击、数据决策偏差等风险点。
四是场景化服务模式。根据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如针对航空旅游设计特色保险,针对应急救援提供专业飞行解决方案等,涉及场景化金融产品设计、高效理赔体系、场景数据分析支持等。同时需要注意场景多样性、定制化成本高、小众市场不确定性高等风险点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