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当潮水退去,“新冠”产业链上的大厂们却有了新剧情

作者:杨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8-26 13:32:11

摘要:近日,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帖分享自己“又阳了”的经历,“新冠”这一原本已经渐无声息的关键词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当潮水退去,“新冠”产业链上的大厂们却有了新剧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近日,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帖分享自己“又阳了”的经历,“新冠”这一原本已经渐无声息的关键词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武汉和广州疾控中心近日先后发布相关监测数据,提醒大众自7月初新冠阳性率和报告病例数逐渐上升,广东省7月份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更是多达18384例。此前在巴黎奥运会期间,世卫组织同样曾提示国际社会关注新冠感染异常增多。

自2019年末,人类已与新冠病毒共处了近四年半的时间。“新冠概念股”一度涉及疫苗、检测、特效药、CXO等多个医药产业领域。

mRNA疫苗的研发者之一卡塔林·考里科因为新冠大放异彩,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新冠相关的疫苗和特效药为北京科兴生物创造过2021年将近900亿元的纯利润,是辉瑞2022年千亿美元营收的主力军,让BioNTech、Moderna两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焦点,创造了国内CXO板块直线攀升的增速表现,也让原本寂寂无闻的九安医疗凭借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出海,8个月创收130亿元。

凡此种种,不便一一列举。当新冠“卷土重来”,原来的老玩家如今现状如何呢?

疫苗企业的“过山车”

早在2020年2月,国务院在新冠疫情发布会上明确了国内新冠疫苗研发的5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以及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国内前期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基本以灭活疫苗为主,科兴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是中国最早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2021年因销售收入超900亿元引发了众多关注。不过,2024年1月,一份关于“停发新冠项目绩效工资方案”的文件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提到公司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且公司当前也无新冠疫苗产品销售,落款即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公司。

事实上,2023年以来,多家曾入局新冠疫苗的企业都已宣布转向,港股上市公司三叶草曾公告称优先将所有资源配置给新冠疫苗项目,相关疫苗产品在2023年2月首次正式上市,但2023年半年报中就表示因全球相关采购需求降低,公司疫苗布局转向RSV、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上药康希诺同样在2023年上半年就已宣布新冠疫苗产线暂停生产,背后原因同样是考虑到当时市场真实的需求量。

相比灭活疫苗,海外市场mRNA疫苗的关注度更盛,比尔·盖茨那句“我认为mRNA疫苗最终将被视为应对新冠大流行带来的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一度成为相关公司融资的“座右铭”。

此前曾有超过10家国内药企接连入局mRNA疫苗研发,包括艾美疫苗、石药集团、艾博生物、斯微生物、蓝鹊生物、康希诺、威斯津生物、欧林生物、深信生物、嘉诚西海等。

不过,曾经凭借mRNA疫苗项目融资14亿元的斯微生物,巅峰时期估值百亿,如今创始人不仅被限高还官司缠身,工厂停产,已是一地鸡毛。

因新冠“爆火”,从鼎沸人声到寂然无声的企业并不少。艾博生物曾与丽凡达生物、斯微生物并称国产mRNA疫苗“三剑客”,2021年8月凭借单笔7亿美元的融资还刷新了国内药企单笔融资额度的纪录。

疫情之初,沃森生物与艾博生物合作研发国产mRNA新冠疫苗,只是迟迟没有上市。直至2024年6月,沃森生物公告表示将终止与艾博生物关于新冠mRNA疫苗的合作。

好在,沃森生物与蓝鹊生物共同研发的新冠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在2023年12月已上市,只不过近期关于这款产品的报道,是它在不同省份的集采平台上不同的拟挂网报价从278元/支降至94元/支,一天内降价超70%。

消退的“新冠热”

一位医药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前其实医疗领域的投资资金相对其他热门赛道是较少的,但是疫情把医疗赛道推到了高光灯下,原本的投资逻辑都有不确定性,而医疗赛道则展现出超强的高增长,因此资金一拥而上,造成了当时爆发式的增长。

不过,大家在看到医疗赛道长坡厚雪的同时,忽略了这一领域临床试验失败率背后的高风险,再叠加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医疗政策改革,支付成了大问题,医疗赛道的“风光”日子在疫情后戛然而止。

新冠期间,受益于疫苗、特效药、核酸检测、医药产业外包等多重因素,既成就了辉瑞的千亿美元营收的顶峰,也让不少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脱颖而出。例如当时“押注”mRNA技术路线的两家生物制药企业BioNTech和Moderna,后者一度接近2000亿美元的市值,截至发稿前仅剩316.9亿美元。

“新冠疫情”的消退,带来的并非只有相关产业链上的变化,还有很多医药板块投资热情的冷却,例如在新冠期间以高增长和“挣卖铲子的钱”被众多投资者追捧的CXO板块,疫情后期订单下滑名单,头部公司关厂、裁员、高管减持、企业股价下行等现象比比皆是。

在2024年的半年报季,很多企业财报中关于新冠的相关描述已经变成了“剔除新冠相关营收后”或是“新冠扰动因素基本出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对于当前这波人群“阳了”的现象曾公开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感染波动都呈现以半年为一周期的交替,并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

从突发到常态,这个夏天新冠病毒的再次“蔓延”,对于行业的影响也在逐渐变淡。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两个阶段后,国内近期将新冠疫苗由免费调整到自费接种。

8款相关疫苗入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康希诺生产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0.5ml/支(3次人用剂量)的价格为1104元,单次接种的价格为368元;价格最低的为万泰生物生产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0.2ml/支的价格在126元。

你还会选择去打这针疫苗吗?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