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数据总裁陶泽:企业公益捐赠50强门槛连续三年提高|聚焦2023华夏公益论坛

作者:杨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2-26 18:50:21

摘要:本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度公益慈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捐赠前50强名单中,排名第一是腾讯公司,2022年捐款金额为51.24亿元,入榜的第50名的门槛是9336万元,入门门槛比去年提高了342万元,连续三年进入前50强的门槛一直在提高。这50家企业中56%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占到44%。

易善数据总裁陶泽:企业公益捐赠50强门槛连续三年提高|聚焦2023华夏公益论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于娜 北京报道

12月2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在北京隆重启幕。本届论坛以“新时代公益的持守与创新”为主题,集老、中、青三代中国公益人于一堂,忆过往,思当下,探未来。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更务实、助力更全面、价值更有效而集思广益,共建共创共发展。

华夏公益论坛每年都会推出《上市公司年度公益慈善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上一年度上市公司公益慈善事业的梳理和成绩单,也是中国企业公益发展的风向标。

本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度公益慈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捐赠前50强名单中,排名第一是腾讯公司,2022年捐款金额为51.24亿元,入榜的第50名的门槛是9336万元,入门门槛比去年提高了342万元,连续三年进入前50强的门槛一直在提高。这50家企业中56%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占到44%。

易善数据总裁陶泽在致辞时表示,《上市公司年度公益慈善报告》的数据来源经过审计的报告,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ESG报告、企业基金会年检报告,来源于经过审计到账金额的数据。本次报告的统计周期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前50强中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居首

3.jpg

陶泽提到,过去十几年间,基金会行业开大会时大家不同人群之间经常聊不到一块儿去。有的秘书长会问,开基金会大会时企业基金会的秘书长问为什么谈筹款,不应该谈捐赠吗?另外一部分筹款型的机构会问,基金会不就是要设计项目,然后开展企业和公众筹款么?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的公益机构有一个生态链,上述图中,中间三个椭圆形就是中国的社会组织,分三类:其中蓝色的椭圆形代表包括泰康溢彩基金会、美灵基金会之类都是企业和企业家成立的基金会,不需要筹款,主要是对外捐赠支持公益项目的开展。中间则是大型的基金会,筹款能力较强,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很好的品牌关系,团队受制于人数的限制,通常筹款后通过对外资助的方式支持其他地方的公益组织协助当地的项目执行工作;而橙色椭圆形代表各地负责具体项目执行的公益组织。

排名前50名所涉行业中,制造业上榜的企业数量排第一,其次是金融业。陶泽同样提到,2022年房地产行业受到很大影响,连带着金融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房地产去年上榜企业8家,今年降到4家,制造业和互联网、软件行业还在提升,这一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企业所在地多在北京、广东、福建等地,从数量来看,北京较为特殊,很多央企国企总部在北京,广东、福建两个大省也一直有非常悠久的捐赠传统文化。

据陶泽介绍,上榜企业前50位的捐赠金额较去年提升近20%,去年前50位捐赠总额为129亿元,今年为154亿元。捐赠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比较多,初步来看,软件、互联网行业无论捐赠总额还是平均捐赠额都更靠前。软件、互联网行业去年比前年有76%的上涨,而房地产行业去年比前年有70%的下跌。

就企业成立基金会的情况而言,前50名企业中,有30家公司已成立相应的基金会,且成立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5年;《慈善法》之前成立的企业基金会数量更多,有19家;2016年—2023年成了11家。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行业83%的上榜企业都成立了基金会,其次是房地产行业75%成立了基金会,然后是制造业、金融行业。

基金会的钱都花到哪里去?

本次报告还根据2022年的项目做了一个分析:基金会的钱都花到哪里去?

从数据来看,2022年30家企业基金会的钱去向排第一的是教育,第二是应急救援,第三是乡村振兴,应急救援包括了抗疫疫情的基金,合计捐了26亿。

在提及捐赠去向时,陶泽强调,中国教育领域的捐款78%都是捐给了名牌大学,目前中国30家上市公司的基金会捐幼儿园、小学的钱相对只占个位数,幼儿园只占4%,希望未来企业家做战略捐赠时可以考虑在教育领域儿童早期方面投入更多。报告数据显示,相关捐赠资金花到建筑物的比重占到75%。中国目前而言捐教育喜欢捐大学,尤其名牌大学,第二喜欢捐建筑物。

陶泽介绍,对30家上市公司基金会做一个分解,以总资产和2022年支出金额为参考指标,其中,腾讯基金会、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比较突出。其他基金会策略选择不同,如果总支出较高,资产比较低,说明这家基金会的策略是每年往基金会拨款,拨款后直接花掉;如果资产比较高,但是支出比较低,说明基金会的策略是把钱大部分资产放到基金会里,每年从基金会资产管理收益里往外花钱。

谈到ESG报告时,可以看到50家公司中有47家,即94%的公司公布了ESG报告。通过词频分析可以看到,“气候变化”“排放”“环境”“养老”“生物多样性”“科研”是关键词。

陶泽提到,今年很多公司都在重点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领域,47份ESG报告中有12份报告专门提到了残障人士的相关工作,包括雇佣残障员工、信息无障碍、信息帮扶、金融产品开发等。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