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关耳 烟台报道
“在经济降温以及天气降温的双重冬季,青啤敢于出手逆市扩张,这是‘冬天里燃起的一把火’,只有青啤敢这样做!”在签约烟台啤酒的头天晚上,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青啤控制烟啤经营权
11月9日,青岛啤酒公司、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烟台啤酒集团在烟台市三方如期签约,组建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记者看到,除烟台市常务副市长郝德军外,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社长池田弘一,青啤公司的董事长金志国、总裁孙明波,烟啤董事长曲继光均出现在现场,足见各方对此的重视。
股权比例谜底很快揭开,朝日啤酒51%,青岛啤酒39%,烟台啤酒10%,原有两个股东朝日和烟啤分别向青岛啤酒转让各自持有的2%和37%的股份,青啤成为第二大股东。
引人注目的是,青啤虽不是最大的股东,但取得了新组建公司的资产经营权,新公司实际已经成为一个依附于青啤的纯粹生产企业。朝日啤酒占51%的股份,只是根据股权比例获得投资收益。记者采访曲继光、池田弘一时,他们一致地表示和青啤在历史上都有良好合作,此次合作符合自己的公司利益。
各方没有具体透露39%股份的购买价格。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大资金,青啤要用在资本市场做大运作,而青啤之区域对手们,一般都是像烟啤这样从竞争走向竟合。估计要价不会超出正常的估值。”
“用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资产”,这种并购模式在青啤早有先例,即并购并不是非要拿到控股权,关键是靠品牌影响、营销网络拿到对方经营权,用较小的资金产生杠杆力量撬动市场。2001年青啤收购万泰啤酒公司。当时青啤出资9600万元,收购了30%的股份,一举取得了该公司8亿多元资产的经营权。2004年,青啤子品牌汉斯啤酒以零租赁合作方式经营宝鸡啤酒,并生产汉斯啤酒,使汉斯啤酒完全掌控西北市场。
青啤总裁孙明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是有意淡化了青啤扩张的色彩,而提出了啤酒企业抱团竞争的概念。
拿下烟啤意在对抗华润
青啤购并烟啤39%的股权,看似是一场平常的购并案,但往深远处看,却有国际啤酒企业几大巨头的身影晃动。
青啤董事长金志国首次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到了英博。他说,520亿美元购得AB公司的英博,优势在投融资领域和成本控制,并购AB时有十几家投行跟着他投资,这两个方面其他啤酒公司没法比。而在所有的啤酒巨头中,青啤低成本快速建厂模式则罕有对手,有很大的竞争力以及诱惑力。
他更进一步分析说,从目前来看,青岛啤酒已经和英博、AB等啤酒业巨头形成了全球性的战略伙伴,将与SAB和华润为战略共同体的竞争集团进行较量。这种竞争,已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一个品牌和另一个品牌的竞争,更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联合体与联合体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青啤与朝日、烟啤等企业的利益捆绑将形成市场支撑点,使青啤在与国际巨头的角逐中增加胜算。青啤已具备很强的整合能力,还会继续关注各项并购项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