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险资证券投资锐减3000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11月7日上午,在中国保监会308室新闻发布厅举行2008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保监会公布了最新的保险资金运用情况。
对比2007年年底及2008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保险资金在弱市下与股市相关投资大幅缩减,资金更多转战银行、债市,期望获得更好的收益。
而10月,在管理层维稳的主基调下,保险资金也开始谨慎做多。数据还显示,截止到11月10日,险资连续第14个交易日净流入沪市大盘,净流入金额超过20亿。
前三季险资平均收益率2%
截至9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6%。其中银行存款7039.7亿元,占24.5%;债券16569亿元,占57.6%;股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4075.6亿元,占14.2%;其他投资1077亿元,占3.7%。一至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2.1%。
“数据表明,保险行业债券投资明显增加,股权投资继续下降。股权投资下降幅度与上证指数较为接近,表明保险公司对股权投资仍持谨慎的态度。”中投证券分析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单列出保险资金在股票(股权)方面的投资额度,只是给出了一个股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总和,是4075.6亿元。
对比之前的数据,保险资金上半年投资证券投资基金1855.4亿元、股票(股权)2905.4亿元,合计4760.8亿元。三季度股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较二季度减少685.2亿元。
截止到3月末的数据,股票(股权)投资3477.9亿元、证券投资基金2202.1亿元,合计5680亿元。
年初的数据表明,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2530.46亿元、股票(股权)4715.63亿元,合计7246.09亿元。
综合数据可得,保险资金在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股权投资的数额在今年前9个月内出现了大幅的变动。这个数额在2007年年底为7246.09亿元、2008年3月底5680亿元、2008年6月底合计4760.8亿元、2008年9月底则为4075.6亿元。
数据说明,险资在2008年第一季度与股市相关的基金、股票投资减少了1566.09亿元,二季度减持919.2亿元,三季度则再次减少685.2亿元。也就是说在2008年的前9个月里,保险资金与股市相关的投资减少了3160.49亿元。
“这只是一个保险资金持仓市值的笼统分析,并不能精确说明险资的仓位操作。”一保险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比如说三季度末上证指数比二季度末下跌了16%,保险资金的持仓市值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持仓品种的下跌造成的,其主动减持的比例应该并不大。”
数据还显示,保险资金今年比较多地流入了银行和债市。
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9月份3个季度,险资银行存款从6516.26亿元一直到6906亿元、6977.8亿元、7039.7亿元。
债券变动幅度最大,从去年底的11752.79亿元,到一季度末的1.3万亿元、二季度14507.7亿元、9月底的16569亿元。
险资持续谨慎做多
10月17日,保监会召开紧急会议,发出“稳定资本市场”的号召后,险资一反10月中上旬做空的风向,持续向A股市场回流。
“保险资金净流入的数额并不大,但其做多可以看做一个积极的信号。” 市场人士分析,“现在要看的就是保险资金增仓的持久性。”
Topview数据示,在10月9日至15日间资金净流出9.3亿元T类席位(险资),10月15日转向,首次出现小幅净流入1.3亿元。之后几日,保险资金持续小幅度增持,而自10月22日至11月7日,这已是险资第13个交易日持续净流入沪市大盘,累计流入金额已达20.07亿元。
数据还显示,保险资金在11月10日延续流入,这已是险资连续第14个交易日净流入沪市大盘,但是其资金买入力度有所减弱。
当天保险资金累计成交4.52亿元,资金净流入2893万元。保险席位T212977买入额最大,资金累计流入了5496万元。此外,做空的保险席位比往日要增加不少,不过卖出额依旧都不大。
保监会之前高调表态:“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的投资特点,保险机构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稳健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步发展。”同时表示,“对稳定资本市场的各种举措,保监会一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市场传言,保监会不允许保险公司当日净卖出股票。如果传言属实,我们认为,既然不允许卖,那不买总是可以的,因此,保险公司将在股票投资上更为谨慎。”中投证券分析认为。
最新消息显示,台湾险企也在瞄准大陆投资市场。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当局金管会计划允许台湾保险商将不超过总资产4%的资金投资祖国大陆股票、债券及房地产市场。
根据台湾方面估算,投资上限为新台币3000亿元(约合人民币750亿元)。据透露,金管会在召开公开听证会后已经达成初步共识,还将与台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协商此事。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