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纪念馆:传承奥林匹克精神 弘扬公益事业的新地标

作者:石文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4-22 22:21:09

摘要:前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萨马兰奇纪念馆创始人暨馆长吴经国在该馆十周年庆典活动中表示:“在OMN(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我认为最特别的就是萨马兰奇纪念馆,它是唯一以纪念萨马兰奇为名的奥林匹克博物馆。”

萨马兰奇纪念馆:传承奥林匹克精神 弘扬公益事业的新地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石文君 北京报道

201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整整三年之后,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在天津开馆,这也是世界唯一一座得到国际奥委会批准和萨马兰奇家族授权,纪念萨马兰奇先生、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教育场馆。

4月21日,萨马兰奇纪念馆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天津市举行。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天津市政府及静海区有关领导,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张娜等重量级嘉宾受邀出席并讲话。

萨马兰奇纪念馆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展区4000平方米,分为14个单元,展示着1.6万余件萨马兰奇收藏的书籍、邮票、纪念品、艺术雕塑、绘画和与他相关的信件、照片、私人用品,以及与奥运会相关的珍贵文献。

开馆十年来,纪念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近60万人,举办了50余场不同主题的临展和专题展览,广泛开展公益服务,面向社区、养老院和特殊群体提供文博交流平台,开展马拉松、骑行、健步行等奥林匹克主题活动,以及举办多项大型国际赛事等。

前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萨马兰奇纪念馆创始人暨馆长吴经国在该馆十周年庆典活动中表示:“在OMN(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我认为最特别的就是萨马兰奇纪念馆,它是唯一以纪念萨马兰奇为名的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

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庄严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在任内的最后时刻,萨马兰奇帮助中国实现了奥运梦,也实现了他自己的愿望。

萨马兰奇曾说过:“我一生得到过许多称号和荣誉,但我最珍惜的称号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为了纪念他,也是为了让后人对这位奥林匹克伟人有一个怀念、景仰的地方,并为奥林匹克历史留下见证,我决心一定要创办一座属于萨马兰奇的纪念馆,将这些藏品用于文化传播和公益事业,让所有人都能分享这一丰富的奥林匹克文化遗产。”吴经国表示,萨马兰奇纪念馆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也是萨马兰奇精神的延续。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萨马兰奇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体育事业,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并通过公益慈善机构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了体育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全人类共同秉持的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的一个缩影。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重返奥运赛场并拿下首枚奥运金牌,到1990年主办北京亚运会、2008年主办北京夏奥会、2010年主办广州亚运会、2022年主办北京冬奥会,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到如今全民健身和运动热潮遍及神州,奥林匹克精神逐渐在中国深深扎根。

于再清强调,在全球面临疫情、战争、经济、环境等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全人类共同秉持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与情感基础,为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持续贡献。

据悉,在十周年庆典之际,萨马兰奇纪念馆还推出“溯古论今——讲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体育文化主题展”和“饮水思源——萨马兰奇纪念馆感恩10年特展”。力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打造萨马兰奇纪念馆这一奥林匹克新IP和金字招牌,与大众一起从历史的维度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在天津、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承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