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养老保障缺陷,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聚焦2023全国两会

作者:刘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03 05:58:39

摘要: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关注养老问题并带来相关提案。他建议积极发展针对普通百姓的财富管理,在国家责任与用人单位责任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养老大基金机制,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

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养老保障缺陷,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聚焦2023全国两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明确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我国民众存在巨大的养老需求,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成为社会共识。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关注养老问题并带来相关提案。

他建议积极发展针对普通百姓的财富管理,在国家责任与用人单位责任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养老大基金机制,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

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养老保障缺陷

根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百万亿级,占GDP的比例将达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的灵活就业者或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员工,由于不足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这类机构对于财务规划并不擅长,在企业层面上进行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等财务规划的能力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及个体户和各种灵活就业者在未来养老保障上存在严重缺陷。

去年,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2022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

“在去年底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金李指出,比如每月额度有限;目前交税人群少,税优激励覆盖面窄;投资期限长、选择少、限制多。”

基于以上因素考虑,金李提出应该探索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大大提升养老保障型政策对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

“而个人养老补充基金更适合新就业形势下老百姓的诉求。”金李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从劳动力角度看,工作频繁更换、灵活就业、多项兼职等情况广泛存在。人们在就业中的各种身份不断转换叠加,更加灵活多变。因此,原先由机构单位所制定的各种制度性养老保障安排,在未来可能不再符合时代需要。

“我呼吁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要求所有雇主(包括民企、国企、个体户等)都为被雇佣者提供一个选项:比如被雇佣者可以取出自己收入的8%,然后雇主配比4%,一起交给国家的养老大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金李建言。

国家养老大基金如何运作

那么个人养老补充基金如何落地?

在操作上,金李认为,可先在国家养老大基金层面上设置若干适当选项、提供若干种比较标准化的场景、做成若干个固定搭配的定投模式;同时也提供大约几十种基本的底层产品,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偏好灵活选择,在这些底层资产之间进行自由配比。

“未来,各种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只由财政出资)等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择优进入到个人养老补充基金白名单。其提供的产品既可作为国家大基金底层产品,也可成为国家大基金层面提供的若干定投模式中的组成部分。”金李表示。

其次,更多调动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性,确保金融投资的执行效率和公开透明,发挥各家之长。

最后,国家对基金的运行管理进行一定指导,采用市场化原则、提供市场化激励机制,遴选最优管理人。

“这样养老制度可实现以单一身份证为验证基础的单一账户管理,无论身兼职多份还是频繁更换工作者,或在灵活就业和全职工作之间进行选择,个人养老收入都将汇集到同一账户内进行管理。”金李分析表示。

与此同时,金李认为个人养老补充基金有更大的体量,能享受到巨大的规模折扣,也更加便利于统筹和监督管理。“同时可以促使老百姓收益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变化,甚至有更好的保值增值效果。除此之外,基金由所有参投者出资,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避免过多因素干扰。”

在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上,金李指出,个人养老补充基金可以成为投入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

他进一步分析称,该基金可以对接到若干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股权投资机构,尤其是投初创期和早期项目的母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从而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带动支持我国创新创业。

“同时可以刺激国内机构投资者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李如是说,只有打造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机的观念,才能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成熟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