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大童保险服务执行副总裁李晓婧:保险业目前仍处于数字化赋能阶段|2022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作者:吴敏 李明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1-07 13:38:31

摘要:1月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京召开。在主题为“金融科技变革与财富管理趋势”的互动论坛上,谈到保险业技术转型的阶段,大童保险服务执行副总裁李晓婧坦言,保险业整体数字化程度在金融领域不算高,目前科技化程度还处于数字化赋能这个第一阶段。

大童保险服务执行副总裁李晓婧:保险业目前仍处于数字化赋能阶段|2022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见习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1月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京召开,同时揭晓第十六届金蝉奖。本次年会主题为“新变革 新趋势 新未来”,来自监管、学界、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等领域的重磅嘉宾,齐聚一堂,为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会上,在主题为“金融科技变革与财富管理趋势”的互动论坛上,谈到保险业技术转型的阶段,大童保险服务执行副总裁李晓婧坦言,保险业整体数字化程度在金融领域不算高,目前科技化程度还处于数字化赋能这个第一阶段。

“我们把科技化程度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赋能,第二阶段是数字化重构。赋能阶段更多是通过一些科技工具来提升效率,模式上跟原来没有太大区别,很多环节还停留在线下,需要依靠人工。现在大家都在说数字化赋能,而这也是目前我认为保险行业可能做的比较多的。”李晓婧认为,保险业数字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成立于2008年的大童保险服务,目前设有31家分公司,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全国逾4万名服务顾问,合作保险供应商百余家,为个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财富风险管理。能打理好如此规模的公司和客户,离不开大童保险服务的数字化赋能。

身为专业保险中介领域的头部机构,大童保险服务数字化程度在圈内遥遥领先。

“我们总部大概60%以上的后线员工都是在IT板块,所以在这块我们自己有一些想法。”李晓婧有些自豪地说,“目前在这个领域当中我认为做的还不错,今天大童可以做到销售和服务95%以上的场景都可以在线完成,现在保险服务顾问服务客户的全流程都不依托于一定要在线下见面,这在疫情三年间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大童保险服务在过去三年间创造出的高增长,说明了企业在数字化赋能方面提前布局的重要性。

“我们行业有一些企业在疫情的三年中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代理人要服务客户,总有一些环节,只要不能见面就基本中断掉了,这对业务的冲击和影响、体验都是比较糟糕的。但我们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疫情三年我们还是保持每一年度较高的正增长,2022年正增长在30%以上,这也是依赖于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不再依赖线下的场景。我们也觉得在疫情政策放宽之后,如果线下能够见面,再结合线上的能力,未来还会更好。”李晓婧如是说。

谈到科技化程度的第二阶段,李晓婧认为,这里面更值得探索和想象的是,数字化有可能对商业模式带来一些重构。“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会产生一些全新的场景,而这是过去不太可能有的。”

她表示,“原来保险业更多的是在封闭系统中做创新,和整个社会的连接并不是很多。我觉得未来保险行业需要把边界打开,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整个社会体系以及更多行业做更多链接,极有可能产生一些全新的场景。”

李晓婧也分享了大童保险服务正在做的一些场景模式重构尝试。“我们现在通过多个数字化平台,在互联网更大的空间中,通过内容、算法找到有潜在保险咨询需求的客户。在和这些客户产生链接之后,通过算法技术,把他匹配给全国各地适合服务这个客户的顾问,让他们产生链接,摆脱过去代理人展业只有人脉才能做,没有人脉干不了的局面,充分发挥我们服务顾问的专业性,让服务顾问在行业长期发展的前提不再是贡献人脉,而是贡献专业。”

随着大童保险服务在数字化赋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李晓婧也发现了更多商业模式重构的可能。“实际上,随着我们赋能程度越高,大量沉淀内外部数据,我们会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做很多商业模式的重构。”她分享到,去年年初,大童保险服务专门成立了一个数据部门,集结了一些比较有行业经验、有算法经验的科技人才进场,尝试未来做一些模式上的重构,希望能够为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对科技的持续拥抱也让大童保险服务在解决客户痛点方面受益颇多。

李晓婧认为,今天中国老百姓在保险领域的痛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上保险产品众多,但如何结合个人家庭状况进行保险配置成难点;二是在做了很多保障升级和保单购买之后,因为保单类别不同、来自不同的公司或平台,客户所面对的后续配套服务是分散的,客户需要一站式的理赔服务体系;三是在理赔时,客户或许都会面对“人生最灰色”的时刻,既要和多家公司打交道,又要面对各种繁琐手续,客户体验并不好。

对于这三大痛点,在技术方面,李晓婧也带领团队研发了一套针对中国家庭的需求导向型、解决方案式保险咨询服务模式DOSM,并推出行业首创咨询服务技术专业级别资质认证体系DRM,对所有参与的服务顾问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能力评审。她表示,该项技术目前为止认证了4000多名掌握这套技术的DRM风险管理师。“他们不会以推销为切入点,而是通过诊断,在诊断之后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认为客户的家庭风险管理不用保险也能解决,我们会建议客户不要买。或者客户现在的保险已经太多了,对风险管理不利,我们也会建议不要再买。总之,这是一个评估之后风险管理的切入。”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