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15 14:34:12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自开市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踊跃,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意愿激活,中介机构加大投入。目前,合格投资者超520万,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均已入市,超580只公募基金参与市场,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注册。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开市一周年。一年来,北交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安排有效运转,市场生态持续改善,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取得了良好开局;服务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功能逐渐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自开市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踊跃,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意愿激活,中介机构加大投入。目前,合格投资者超520万,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均已入市,超580只公募基金参与市场,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注册。

同时,券商各条线均逐步加码,加大直投、投研等全链条服务,形成一批深耕市场业务的特色中介,逾900家(次)机构参与北交所上市公司调研。

此外,各级政府积极对接,最高法出台司法保障意见,财政、工信、科技等部委协同促进,与76个省市政府和21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北京市建立企业上市服务专班机制,协同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特色制度有效发挥

在遵循证券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北交所各项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突出错位、包容、灵活、普惠的市场特色。

可以看到,北交所上市审核精准包容。在全面落实注册制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审核注册机制,发行上市审核预期明、效率高。四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企业,行业包容性强,上市公司既包括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等新兴行业企业,也包括农业等传统行业企业;既包括净利润超10亿元的成熟企业,也包括尚未盈利的企业。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适度包容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中关联交易占比高、区域及客户集中、业绩波动等阶段性规律性问题,为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留足空间。

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已注册待上市企业16家,提交证监会注册企业13家,上市委审议通过待提交注册企业8家。

同时,发行融资灵活多元。北交所提供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种权益融资工具,实行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定向发行等多元融资方式;构建了充分博弈的定价机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平均2.07亿元,单次融资金额从0.4亿元到17亿元不等,支持企业合理按需融资。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平均进行2次定向发行融资,融资1亿元左右,上市后9家启动再融资、3家已完成发行,形成按需、小额、多次的接续融资机制。

此外,交易制度高效均衡。设置股票涨跌幅为30%,合格投资者门槛为50万元证券资产,开市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超10亿元,日均换手率约1%,呈现出与中小市值股票相匹配的流动性水平。

2022年9月中旬以来,北交所市场量价韧性回升,单日成交额最高突破20亿元。9月以来上市的16只股票首日平均上涨24.24%、换手率39.23%。

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总体说开局良好,运行平稳,向市场传达了国家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态度和决心。在制度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了具有包容、灵活、普惠的发行制度。北交所的成立,也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补足了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方面的不足。

在张可亮看来,在发行方面更加包容,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将专精特新作为指挥棒,但又不限于专精特新,在融资方面更加的灵活,提供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种权益融资工具,在发行比例方面不强制要求新发25%股票,仅要求发行后公众股份达到25%即可,这也可以为后续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制度,预留空间。

同时,在交易制度方面,设置了30%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有效的消化涨跌停板带来的流动性恐慌。整体来说,北交所的设立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了契合自身的资本市场舞台,是资本市场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改革和重要里程碑。

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开市一周年,虽然是与科创板和创业板同样的注册制,但已形成自身独特的性格。首先,北交所出现机构市的典型特点,520多万合格投资者,接近科创板水平,同时有500多只公募基金参与。

另外,保险、QFII、券商等主力机构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北交所的投资。机构专用账户每次现身龙虎榜、股东名单时都会引来投资者的关注。

其次,新股炒作成为大多数投资者入门的方式。北交所开市以来,新上市个股的平均中签率为0.907%,给了投资者参与的机会,从打新到逐步熟悉北交所交易规则,再到参与北交所常规投资,适应市场的节奏。

在刘子沐看来,有两只个股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00%,硅烷科技的涨幅接近200%。北交所一批优质个股逐渐显现,受到资金的追捧,估值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今年以来有88家公司现金分红,惠及80万名投资者。

刘子沐直言,北交所制度的包容性与贯通性明显。自北交所开市以后,全国股转公司立即修订了新三板分层管理办法,增加了企业从基础层进入创新层的机会。北交所审核机制也在不断优化,实现30多天闪电式过会。

服务链条更加完善

自开市以来,北交所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服务链条更加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北交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方面,转板制度平稳落地,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至科创板、创业板交易,打通了交易所之间的连接通道,丰富了中小企业的成长选择;另一方面,向区域股权市场延伸,区域市场向北交所输送上市资源的路径已经打通,累计有760余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尽早进入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加明确,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路径更加顺畅。

不仅如此,市场改革发展与风险防控实现有效平衡,不断健全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和安全生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据悉,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企业推出优化监管服务若干措施,减免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挂牌公司和上市公司相关费用,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恢复发展。

在专业人士看来,北交所在各项改革举措推进过程中充分评估市场影响,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一盘棋”中,深化了市场各方对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的良性预期,对资本市场整体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提升北交所市场功能和品牌效应,丰富市场产品结构,北交所以政府债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债券市场建设,为北交所债券市场平稳起步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2年11月11日,累计服务政府债券发行45只,合计规模超5800亿元。其中国债11只,规模4805.20亿元;北京等5个省市地方政府债34只,规模1015.16亿元。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市场功能。11月4日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拟于11月21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行情授权与指数基金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11月11日发布融资融券相关规则,后续将推进技术准备、权限开通、投资者培育等工作,尽快推进融资融券业务正式上线。引入做市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等改革举措也在稳步推进。

在张可亮看来,由于北交所是一个新的市场,各项制度都在完善之中。市场生态的建设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以及资管、投资制度建设还有一个过程,大部分公募机构并不善于投资小市值公司,他们在意愿和能力上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就目前而言市场交投并不算活跃,在一级市场高质量扩容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二级市场的生态建设,为北交所上市公司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另外,监管层也要重视和新三板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在自身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协同基础层、创新层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的为北交所输送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张可亮如是说。

张可亮还表示,希望北交所能够坚守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定位,围绕着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需求,完善自身制度建设、生态建设,加快研究适合机构投资者的制度安排,引导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积极入市,发挥券商等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尽快推出混合做市交易制度,集中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真正的把自己打造成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共同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的普惠金融体系。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