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溪”管道发现第四处泄漏点,俄方立案,美方辩解→

作者:李云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29 15:57:51

摘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地点,位于美国情报机构所控制的区域。

最新!“北溪”管道发现第四处泄漏点,俄方立案,美方辩解→

据中新网,英国天空新闻网最新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丹麦能源署此前证实,26日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发现一个泄漏点,之后“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

另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地点,位于美国情报机构所控制的区域。

俄方立案调查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28日发表声明表示,该机构针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已采取措施。俄联邦安全局侦查部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俄总检察院提供的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的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案件展开初步调查。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表示,指责俄罗斯是“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的一系列无端揣测是愚蠢荒谬的,俄方将坚持要求俄气公司参与相关调查工作。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同日表示,如欧洲国家提出请求,俄方有意考虑对“北溪”事件进行联合调查,但目前俄方暂未收到类似信息。

瑞典方面对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目前已转移到该国安全部门。瑞典安全局28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瑞典警方在检察官办公室指导下对案件进行了初步调查。瑞典安全局已接管调查,因为该案可能针对该国利益。声明同时指出,不排除“外国势力”是事件幕后黑手。

另据报道,丹麦能源署负责人当日表示,因两条“北溪-1”和“北溪-2”管道所发生的事件,管道内封存的天然气大多数已经泄漏,预计剩余天然气将于周日(10月2日)排空。他同时表示,丹麦警方已对事件展开调查。

白宫为拜登言论辩解

据环球网,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通道——“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的背景下,美国总统拜登今年2月在记者会上发表的一番言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将被“终结”(end)——再度引发关注。

对此,多家俄媒发现,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当地时间28日试图“解释”拜登的这番言论,但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反驳了美方的辩解。

根据白宫同日发布的记者会实录,有记者提到,俄方28日称,拜登必须就美国是否在本月25日和26日就“终结”“北溪”管道项目采取了相关行动给出明确答复。对此,让-皮埃尔对记者表示:“请听着,总统当时说的是,不会允许‘北溪-2’投入运行,并且我们会跟德国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他是对的,因为德国在2月份采取措施将其(‘北溪-2’管道项目)冻结(freeze)了,这一点大家都进行了报道。这就是总统当时所说的。”

对此,俄罗斯《生意人报》等媒体解读称,白宫是在解释拜登此前关于打算“终结”“北溪-2”项目的言论;《消息报》及俄新社明确表示,白宫是在否认美方曾威胁要“摧毁”“北溪-2”管道;《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则称,白宫称,拜登当时不是在承诺“摧毁”“北溪-2”管道,而是在承诺不允许该管道运行;俄联邦通讯社认为,白宫是在为拜登关于“北溪-2”管道的言论辩解。

扎哈罗娃28日也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帖进行回应。她先是复述了让-皮埃尔上述“解释”言论,随后接着写道:“‘不允许运行’和‘终结’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而美国总统当时说的就是后者。”

“是不是正因此,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今年夏天曾非常担心,德国无法将涡轮机返还给俄罗斯会造成‘北溪’管道供气减少,并称这是‘将能源作为武器的例子’?还是他不知道管道项目‘被冻结’了?”扎哈罗娃最后嘲讽道。

福克斯主持人:可能是拜登政府干的

据参考消息,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人卡尔森认为,拜登政府可能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他介绍说,美国政府早在2月时就表示有意摆脱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管道。

报道称,拜登在俄罗斯开始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之前3周时说:“将不会有‘北溪-2’天然气管道,我们将终结它……我向你们承诺,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卡尔森认为,拜登以上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能被认为是偶然随便说说的,尤其是考虑到使用的发言稿。

卡尔森说:“他不是说,我将阻止从俄罗斯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他说的是‘北溪’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我们将停止它的建设,我们将炸毁它。而对于‘以何种方式?’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向你们承诺,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卡尔森还提醒大家关注白宫“忠实盟友”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受损感到高兴。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感谢美国”。(来源:中新网、央视新闻、环球网、参考消息;整理:李云鹏)

编辑:李云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