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供应商追债员工讨薪,每日优鲜一地鸡毛:价值只剩“每日优鲜”?

作者:闫晓寒 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31 15:58:51

摘要:在北京通州一家已经落锁的每日优鲜前置仓门外向里看,一条红色的条幅上“坚持做长期有价值的事”略显尴尬地在一片狼藉的店铺里悬挂着,还不曾被人取下——对于成立8年、曾被资本热捧的每日优鲜来说,在这个夏天突然断臂求生的举动令人唏嘘。

供应商追债员工讨薪,每日优鲜一地鸡毛:价值只剩“每日优鲜”?

(已经落锁的每日优鲜前置仓 闫晓寒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

虽然此前每日优鲜已经显露出资金紧张的苗头,但一家成立8年、曾被资本热捧的上市公司突然大规模遣散员工,且无力偿还供应商货款,仍然让许多人感到诧异。

7月31日,《华夏时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每日优鲜位于顺义总部的园区已经不允许非办公人员进入。此前在7月28日,在每日优鲜确认全面关闭“极速达”业务后,上百名员工在当天的线上会议得知公司“解散”,自己不仅“被离职”,还拿不到前两个月的工资和赔偿。在这之后,不少供应商还来到每日优鲜总部,希望追回被欠的款项。

7月31日,每日优鲜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其实我们也正在努力的保障除极速达业务外的这些业务能正常的运转。”但对于供应商及员工维权事件的处理,该人士并未回复。

矛盾爆发

每日优鲜已经失去了正常开展线上业务的三个重要元素:前置仓站点、供应商和大部分员工。

其中,很多前置仓在每日优鲜宣布关停“极速达”业务前就已经关闭。7月30日、31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的位于西城、丰台、通州的四个前置仓均已落锁并停止经营。

image.png

在每日优鲜一处站点外,四五个配送箱与垃圾桶堆放在一起,仓内只剩下空荡荡的货架和散乱摆放的包装袋。而在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仅3天的时间里关闭了9个城市的前置仓业务。

image.png

关闭烧钱的前置仓,最主要的原因是每日优鲜已经资金紧张,而公司又无法找到新的融资。这也让被拖欠货款多时的供应商与其之间的矛盾开始爆发。

一位每日优鲜供应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组建了一个维权群,已经进群的将近有500人。很多人从周一即7月25日开始,就去每日优鲜公司总部维权,但公司一直无人出面来处理这件事。

上述供应商为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提供塑料包装袋、蔬菜自粘袋等包装材料,今年3月起,每日优鲜开始出现拖欠他们货款的情况。“我们一开始签的合同回款期是60天,后来他们跟我们商量,想把账期延长到90天,但我们没同意。”

从今年1月到5月,每日优鲜共拖欠了他们公司160万元货款。5月以后,其公司不再向每日优鲜供货。据他所知,供应商被拖欠货款的金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很多是果蔬等生鲜产品的供应商,也有一些像他这样的包装材料供应商。

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律师告诉我们,现在的情况只能正常起诉。如果公司融上资之后,可能大家能分点钱。如果没有融资,重组不了,公司就只能清算破产。每日优鲜是轻资产运营,什么东西都没有,现在只剩下‘每日优鲜’这四个字比较值钱了。”

事实上,在更早前的3月份,已有供应商在每日优鲜总部拉起横幅追讨货款。

但当时,每日优鲜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是由于部分供应商产品不符合资质,在采购时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公司并不存在资金问题,此次情况是极个别现象。”

果品供应商刘一(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生鲜供应商一天大概能为平台供十几万元的货,一周就是一百多万。“供应商在选择合作平台时,首先会看平台与供应商的结款速度,一旦平台出现速度比正常慢,或者拖延的时候,供应商就要及时刹车,谨慎供货、砍品。”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前他的一位朋友在2018年曾为每日优鲜提供柚子,但因为平台结款不太理想,后续他选择不再继续合作。

“前置仓虽然满足了消费时效性,但这个模式很重,生鲜利润又很薄,平台基本没什么利润可以分。它们只能靠资本输血,一旦脱离资本,就容易暴雷,所以我们现在更愿意选择一些有靠山的平台。”刘一说道。

早有苗头

看起来,每日优鲜早已察觉到这次生存危机。

在每日优鲜宣布“解散”之前,公司以除甲醛为由放假三天,有员工对媒体表示,这三天公司将电脑全部转移,采购员工的账户被注销IP无法登录。

而在更早前,每日优鲜已经开启裁员。在上述供应商停止向每日优鲜供货所料包装袋的同一个月份,即今年5月,李易(化名)被每日优鲜通知裁员。被裁前,他是每日优鲜的高级前端开发,负责开放平台业务。

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一直都是贴钱卖东西,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太高。现在没钱了,贴不起了,所以只好宣布解散。“你看到的每日优鲜微信小程序,接入的一些平台的商城,现在所有平台都不能下单了。可能是平台限制了,或者公司自己不让下了,万一发不了货呢?”李易说道。

李易告诉《华夏时报》记者,5月份公司通知他被裁后,总计5万多的两个月工资及赔偿,公司拖了一个月一直没给。他和同事去仲裁庭签了一份仲裁调解书,公司承诺他们7月28日发放工资及赔偿。

但本应被支付赔偿的那天,李易却等来了公司宣布解散的消息。

7月28日,每日优鲜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曝出,公司在一个20分钟的线上会议上,宣布就地整体解散,有800多名员工被强制离职。“网上说的很真实,今年4月份被裁的员工还能正常赔偿,但5月以后的都没有赔偿了,而且员工6、7月份的工资也没发,没有赔偿,社保也断了。”李易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久前的7月18日,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每日优鲜的徐正、曾斌等多位高管相继退出,法定代表人由曾斌变更为孙玉英。这也意味着,一旦每日优鲜破产,公司创始人之一曾斌并不需要对此负责。

短暂的高光

2014年末,徐正和曾斌创立了每日优鲜。在这次创业之前,徐正曾在联想有过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他还曾负责联想佳沃集团的水果事业部,在生鲜领域有一定积累。

初进入生鲜领域,徐正也考虑过线下开店或店仓模式,但“初生牛犊”的他更想给零售行业效率带来革命性变革。于是,徐正以配送速度更快的前置仓模式切入,进入生鲜电商领域。

虽然伴随着质疑,但资本仍然对这个新物种加以青睐。在其成立到上市前,每日优鲜完成了超百亿元的融资。这也让每日优鲜得以迅速扩张,其极速达业务的配送时间也从2015年的2小时达,缩短到2017年的1小时。到了2021年,这个时间最快能达到30分钟。

从用户侧,配送时间的缩短确实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但这也导致其无法控制居高不下的成本。仅2018年到2021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金额预计达到上百亿。

2021年6月,每日优鲜抢先对手叮咚买菜,以每股13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但高光时刻很快结束,上市后每日优鲜股价一路下跌。截至7月29日美股收盘,每日优鲜股价仅剩下0.1151美元,这较其上市之时下跌99%。

今年5月,因每日优鲜迟迟未发布2021年报,纳斯达克向其发出警示函,称其“不符合继续上市要求”。6月2日,纳斯达克向每日优鲜发出退市通知函,原因是每日优鲜股价在过去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始终低于1美元。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前置仓是一个烧钱的模式,对资金的占用比较高。另外,前置仓需要铺设大量网点,人力、租金以及运维都是不小的成本。每日优鲜走到这一步,有两个原因,一是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其烧钱的模式不再被资本看好;二是公司本身盲目扩张,粗犷管理企业经营治理能力不足。

他认为:“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补充,而自身又没有在“截肢”后保持持续健康的财务数据,恐怕还得继续瘦身。”

每日优鲜近日回应媒体称,徐正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投资。但在融资难度加大的当下,还有谁愿意向其伸出援手?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