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或超10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博康艾馨实控人被逮捕

作者:李云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07 17:13:08

摘要:2022年6月8日,大兴分局对“博康艾馨”公司法人陈某某(男,42岁)及主要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金额或超10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博康艾馨实控人被逮捕

  1. 7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发布,2022年5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以下简称:大兴分局)依法对北京博康艾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康艾馨”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2022年6月8日,大兴分局对“博康艾馨”公司法人陈某某(男,42岁)及主要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2年6月30日,经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大兴分局对上述嫌疑人依法执行逮捕。

二、公安机关已调取部分涉案账户资金交易情况,并聘请第三方司法审计机构对涉案资金去向开展审计,公安机关正在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

三、公安机关敦促各地“博康艾馨”公司及关联企业的从业、参与等相关人员(包含所有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帮助的人员),在本通告发布的30日内,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全额退缴违法所得(工资、奖金、提成费、代理费、好处费等)。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且不及时退缴违法所得的,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四、违法所得退缴指定账户,户名:北京博康艾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账号:0114020103000011105,开户行:北京农商银行商务中心区支行营业部,退缴时需备注退缴人详细信息,以便确定退缴人。退缴后需与大兴分局专案组谷警官联系(电话:19810291015)登记并核对退缴金额。

五、投资人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报案(报案方式见6月10日“大兴公安”微信公众号通告),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大兴公安”微信公众号所发布“情况通报”文章内二维码为唯一线上报案途径,请勿点击他人转发的二维码进行报案,切勿相信未经核实的退费登记,谨防电信诈骗。

公安机关将继续依法开展案件侦办工作,全力追赃挽损,最大化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请投资人继续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反映情况和诉求,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故意编造、散布谣言,恶意煽动非法聚集闹事,干扰案件侦办、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案情回顾

2021年9月、11月,《华夏时报》记者曾两度在“博康艾馨集团”内部走访调查并证实,这家提供养老旅游服务的公司,近几年以年化15%左右的高收益率,在北京、天津、湖北、陕西、河北、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吸引不特定老年人投资理财,在2021年年中陷入大面积逾期,随后被大批老人上门追债。

580_20220314224146CcEFGR64U5.png

2022年3月10日下午,博康艾馨集团门口,几位老人等着登记信息。摄影/帅可聪

简而言之,其模式大致为:通过低价游吸引大量老人,游玩过程中开会、上课,以高收益诱导老年人投资理财。多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最初是在公交站、公园等公开场所与博康艾馨业务员认识,也有的是通过亲友介绍。

不少老人投资了数十万、数百万元,年化收益普遍在15%左右。2021年年中,由于疫情等原因,公司资金链断裂,大批老人追债未果陆续向警方报案。

接近博康艾馨集团多位管理层的前员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博康艾馨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总数可能有2万多人,涉及未兑资金规模可能超过10亿元。他还透露,公司有业务员和个别高管长期使用假名。

1654937767317334.png

2021年11月,在博康艾馨集团二楼售后部要求兑付的老人。摄影/帅可聪

《华夏时报》于2022年3月16日发布独家报道《博康艾馨爆雷调查:公司被封,巨额资金未兑付,员工称有高管用假名》,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2022年6月10日晚,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北京博康艾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博康艾馨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警方已对此立案侦查,公司法人陈某某及主要涉案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月11日,接近北京警方的一位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确认,包括陈剑锋在内的多位公司高管系被刑事拘留。另一位知悉部分案情的投资人还告诉记者,被刑拘的人中包括陈剑锋的前妻成某某。陈剑锋与成某某虽早已离婚,但仍共同居住。

上述接近北京警方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案波及甚广,涉及金额较大,也存在一些困难。北京警方已向涉案的各地方发出了协查通知,并聘请审计机构彻查博康艾馨集团的资金进出情况。(详情:北京一养老旅游机构爆雷,董事长被刑拘,涉及多地老年人)(来源:华夏时报(帅可聪)、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局;整理:李云鹏)

编辑:方凤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