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特色成为助残“亮色” 这个县的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28 18:21:24

摘要:为让残疾人特别是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能更好地增收致富,近年来,该县共申报建成12个助残增收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80余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针对性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14期,参加培训1800余人,使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致富,助残增收基地成了他们家门口的“挣钱基地”。

让产业特色成为助残“亮色” 这个县的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镇巴县瑞丰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残疾人在加工镇巴腊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六月的青狮村,满山都是沁人心脾的茶香,满眼都是充满绿意的茶园。

天刚蒙蒙亮,位于陕西省镇巴县兴隆镇青狮村的生态茶园里人头攒动,已过花甲之年的白垣华埋头采着茶叶,动作娴熟的他不逊周围的年轻人。作为肢体二级残疾人,他是青狮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签约帮扶对象。

“我家就住在合作社附近,已在合作社当经理4年多了,每年都能挣2-3万元,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外出务工难度大,全靠合作社带动。合作社不光每年免费组织采摘技术培训,还发误工补贴,大家不仅挣到钱,而且学到了技术,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啊!”白垣华称,合作社在创建为省级农村残疾人助残增收基地后,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让周边更多的残疾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爱心政策的帮助。

记者从镇巴县残联了解到,镇巴是国家级重点帮扶山区县,现有持证残疾人1.29万人,就业年龄阶段内5500余人。为让残疾人特别是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能更好地增收致富,近年来,该县共申报建成12个助残增收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80余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针对性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14期,参加培训1800余人,使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致富,助残增收基地成了他们家门口的“挣钱基地”。

精准帮扶,实现家门口就业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被誉为陕西省“南大门”,有“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之称。

由于交通比较闭塞,这里的人们都在通过努力,试图缩短这一片叶到一杯茶的距离,渴望让茗茶走出大山的同时,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

而茶产业作为镇巴县的主导产业,行业前景被持续看好。

青狮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才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合作社有825亩生态茶园和1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年生产销售汉中仙毫、秦巴毛尖、汉中炒青系列名优茶20余吨,产值400万元以上。合作社周边有64户残疾人家庭共100名残疾人,年均盈利50万元。

据记者了解,刘才旭不仅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且有很强的扶残助弱意愿和善行义举,为此,2018年,青狮茶叶专业合作社被镇巴县确立为助残增收示范基地。

合作社成为帮扶基地后,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也为合作社解决招工问题提供了帮助。同时通过帮残疾人收购加工茶叶,拓宽了销售产业链,方便了群众,带动残疾人增收致富,更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

为残疾人免费发放仔猪.jpg

为残疾人免费发放仔猪

多年来,该基地针对助残增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52户签约残疾人户, 统一按市场价的85%提供茶籽(苗)、化肥及农药,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和上门指导,新建茶园为3年期限,低效茶园改造为1年期限直到茶园有收益时才脱离一对一帮扶。对签约帮扶残疾人户所收获的农产品高于市场价10%全部现金回收,对在合作社务工的残疾人以工资总额的10%作为奖金标准年终一次性发放。对签约残疾人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需要扶持资金支持的,帮助提供资金协调或者担保服务。

就地就近建基地,在残疾人家门口搭建就业平台,这样的助残增收示范基地,镇巴县还有很多。

2010年,刘龙刚带头成立了镇巴县瑞丰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养殖生猪的残疾人家庭达300余户,残疾人321人参与公司订单农业。

同时,参与公司季节性残疾人务工80余人,常年残疾人务工5人,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创建助残增收基地,做好扶“志”、扶“智”文章,变“输血”为“造血”,最终让镇巴县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的梦想。

无偿培训,助力残疾人增技增收

“扶上马,送一程。”

针对残疾人行走不便,外出有困难的实际,镇巴县深入调研,反复思考讨论,决定利用助残基地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切实让残疾人得到实惠,让基地带得实带出成效,多方考证将助残增收基地尽量落实在残疾人家庭相对集中的镇村。对基地的生产经营性质、行业前景、盈利能力、扶残助弱的爱心善心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评。确保选取带动能力强、行业前景好、连续盈利、位置处在残疾人较多的核心区企业作为带残助残基地。

同时,在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加大培训,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水平,甚至,将培训课搬到了田间地头以及养殖场。

将培训课搬到田间地头.png

将培训课搬到田间地头

天乐养殖公司有存栏蛋鸡2.6万羽、大型沼气池一座、干湿分离机1台、饲料加工机1组、孵化设备5台,年养殖蛋鸡、仔鸡3.9万羽,出售蛋鸡1.5万羽,鸡苗1万羽,鸡蛋91吨。公司周边有168户残疾人家庭共184名残疾人。该公司年销售收入达410万元,年利润40万元。该公司从事蛋鸡养殖多年,有较为丰富的养殖技术,蛋鸡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好,产品需求量大,且公司对残疾人事业非常热爱支持,负责人极其富有善心爱心,县残联经反复考证将该公司确立为助残增收示范基地。

该基地与帮扶残疾人签订三包合同:包提供鸡苗、包技术服务、包蛋鸡回收。采取:免费提供孵化40天的鸡苗、饲料、常见防疫药品及养殖技术,待鸡长到120天之后按高于10%的市场价集中回收;吸纳适合劳动的残疾人进入公司务工,月薪不低于2000元/人,帮助其增加收入;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通过分红、补助等形式带动他们增加收入;收购土鸡、鸡蛋以及其它农副产品,确保提高签约帮扶户种养收益;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的,无偿为其提供资金协调或者担保服务。该助残增收基地带动签约残疾人年均增收均达4000元以上。

同样,在青狮合作社培训时,专家经常是上午在车间厂房对茶叶杀青、揉捻手法和炒制温度等茶叶加工进行详细讲解指导,下午则到茶园进行实地教学,对茶树施肥、土壤管理、茶树修剪、防治虫害、茶叶采摘以及运输等各环节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将残疾人采集的茶叶进行现场评比,并现场点评现场奖励,这样不仅能将所学知识快速运用在实践中,更使培训取得就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他们实现了增收的目标。

据记者了解,青狮合作社每年对残疾人家庭开展两次相关技术培训,免费提供食宿,如今,合作社已辐射带动70多户残疾人,户均增收4000余元。

君豪核桃专业合作社为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培训班组织残疾人到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有针对性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专家从种植核桃、中药材栽培等产品进行现场教学。

首先专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以及地理位置详细讲解了核桃树的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核桃树的整形修剪和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围绕如何科学规范修剪,专家老师现场操作示范,给残疾人解决实用技术问题,提高核桃树管理水平。接着专家从天麻的属性特点、生长条件、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进行讲解,并就天麻种子的摆放、填土的厚度、树叶的覆盖等方面作现场演示,现场还解答参培人员提出的问题。通过培训,在提高残疾人核桃种植、天麻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同时实现了增收。

为残疾人“充电、加油”,从而提升就业市场竞争力,最终通过实现充分就业来改善生存、生活状况,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