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保险股集体暴涨 中国人寿涨停市值超8000亿 板块行情能否延续?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15 17:13:05

摘要:6月15日,保险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保险板块暴涨逾7%,其中保险巨头之一的中国人寿封住涨停,当前总市值已超8000亿元。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盘中也一度冲击涨停,截至收盘,涨幅分别为8.11%、7.29%。

保险股集体暴涨 中国人寿涨停市值超8000亿 板块行情能否延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6月15日,保险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保险板块暴涨逾7%,其中保险巨头之一的中国人寿封住涨停,当前总市值已超8000亿元。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盘中也一度冲击涨停,截至收盘,涨幅分别为8.11%、7.29%。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则分别收涨5.37%、5.51%。在保险等大金融板块的带动下,上证指数已成功突破3300点。

对于保险股大涨的原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股经过前期的持续下跌,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已经具备配置价值。同时寿险业转型对业务的提升作用已经慢慢显现,财险业车险改革的短期负面效应也已得到释放,再加上非车业务发展较快,市场对保险股估值也就有了相对积极的预期,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保险股或将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

纷纷出手维护股价

此前,因持续疫情影响叠加行业转型艰难,保险板块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至暗时刻,股价持续下跌,Wind保险指数2020年四季度一度超过1200点,今年4月下旬最低跌至637.74点,近乎腰斩。个股方面,除了中国人寿之外,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股价纷纷跌至破净。

今年3月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中国太保等上市险企管理层均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公司股价被低估。此后,纷纷出手维护股价,通过股票回购、高管增持、股票分红等计划,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信心。

根据中国平安最新公告,截至5月31日,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1.03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6%,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超5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日前,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姚波在股东大会上称,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公司股价的确已经脱离了真实价值,估值相对较低,相信股价最终会回归公司的真实价值,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充满信心。

除中国平安外,截至今年5月23日,友邦保险已累计回购港股7974.96万股,回购金额总计约60亿港元。“保险公司大量增持和回购,反映了2021年以来在保险板块40%-50%的回调幅度下,保险公司管理层普遍认为目前股价被低估,同时也有向市场传递信心的意图,保险板块的战略配置价值正逐步显现。”中邮证券分析师王泽军分析指出。

除了回购股票稳定市场信心外,也有险企高管自掏腰包买入自家股票,以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今年5月以来,中国太保管理层在A股和H股纷纷出手增持。Wind数据显示,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马欣于6月2日、7日分别增持中国太保A股股份5700股和5000股,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也于5月增持2.88万股。

此外,5月23日,中国太保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其股东之一的上海国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21年4月9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该公司股份9625万股,截至2022年5月20日,对该公司持股比例达到10.32%,较此前增加1%。其中,上海国资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该公司A股股份6416.6万股,通过上交所港股通增持该公司H股股份3208万股。

6月9日,在中国太保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太保董事会秘书苏少军表示,保险板块整体表现不太好,中国太保股价当前的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其中既有疫情反复,宏观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带来的一些波动性、情绪性的影响,也有保险行业本身正在经历深度转型和价值重塑的因素。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郑君怡指出,目前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安全边际。当前寿险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看好转型成效对负债端的提振作用。

保险股已经见底?

从基本面看,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5个月累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3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

具体而言,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3179.83亿元,同比增长12.86%;中国太保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2014.24亿元,同比增长6.7%;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约3792亿元,同比下降1.86%;中国平安实现保险保费收入3642.23亿元,同比增长0.87%;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约867.79亿元,同比增长4.97%。

国泰君安研报分析认为,当前客户需求层次已经升级,更加聚焦满足健康保障、财富管理和养老传承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逐渐从“重渠道、轻产品”的人情销售转为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短期来看,产品迭代升级缓解新单压力,包括提供高收益确定性的增额终身寿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推出重疾险缴费期减免的产品策略提升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等;长期来看,预计健康和养老两大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推动NBV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信建投研报亦指出,随复工复产推进,汽车产销复苏、龙头险企车险增速回暖,人保财险非车业务结构向好,1-5月人保财险保费增速保持上市险企财险首位、且承保利润持续优化中。寿险亦将随着消费复苏而回暖,而拐点重点观测严监管政策的拐点,当前重疾险销售依然有待恢复,但上市险企渠道改革已有2年以上、预估人力结构已有优化。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郑君怡在保险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中认为,在投资端,目前长端利率维持在2.80%附近,预计下行空间有限,二季度,在稳增长等宏观调控政策加持下资本市场有望回暖,保险股估值有望修复。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表示,从需求端看,保险股将是疫情后的复苏受益对象。从供给端看,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有所提升,在权益资产收益率“受挫”的背景下,储蓄类保险产品更具吸引力。此外,资产端具备地产政策放松等潜在有利因素,也有利于保险板块估值回暖。

但该团队也提到,目前保险行业仍存在寿险转型不及预期、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等风险。

朱俊生亦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向本报记者表示,寿险业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保险股股价的表现,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中国寿险业还有很大的拓展和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养老和健康领域。但也面临很多挑战,例如疫情对经济、就业、居民家庭收入的冲击,也会传导到保险业。同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正处于改革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成果。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亦告诉本报记者,保险股集体大涨更多的只是超跌反弹,而非反转。一方面是寿险业的转型还未见明显成果,另一方面,车险综改的影响也未完全消化,整体行业发展又受到疫情影响,暂时还看不到整个行业彻底的好转,未来股价也可能会继续下行,但当前保险股股价确实已经偏低。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