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成立 助力提升交通环境无障碍的性能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5-19 10:51:59

摘要:“国家交通部门以及民航和铁路等行业,一直高度重视交通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畅行体系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讲话中指出,无障碍的交通被誉为是社会大众的交通线、安全线、生命线。

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成立 助力提升交通环境无障碍的性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路上。

5月19日,恰逢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在线上成功举办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2交通与无障碍畅行研讨会。

“国家交通部门以及民航和铁路等行业,一直高度重视交通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畅行体系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讲话中指出,无障碍的交通被誉为是社会大众的交通线、安全线、生命线。社会呼唤交通无障碍,大众需要畅行无障碍,时代推进融合无障碍。人民交通为人民、大众共享无障碍,正是我国当下和未来踔厉奋发、不懈推动的动力与梦想。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余祖俊在大会上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秋生等多位特聘高级专家线上出席大会并讲话。

综合交通系统的无障碍发展有望加强

据记者了解,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以“无障碍交通畅行”为目标,通过对无障碍交通领域相关公共政策、法律、技术、产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无障碍出行的需求,厚植“无障碍交通畅行”理念,旨在消除一切在行动、感知等方面存在的出行障碍,让更多的人平等、有尊严地享受出行的乐趣,实现交通畅行无障碍,重塑交通出行模式,打造最佳出行环境。

该中心围绕成为无障碍交通领域高端特色智库与交叉学科的创新平台这一发展目标,聚焦于无障碍交通前沿理论研究、无障碍畅行行业标准建立、无障碍交通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应用与转化、无障碍交通规划设计及方案制定、无障碍行业人才培养、无障碍从业者资格及产品认证、无障碍畅行政策法规制定与宣贯、无障碍畅行环境及成果展示及体验等。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中国无障碍交通领域的高端特色智库及交叉学科的创新平台。

在中心成立仪式上,余祖俊指出,我国有庞大的人群需要无障碍出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确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更是全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心共同主任罗芳通过“缘起”“聚力”“助力”,来介绍来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的筹备情况,并简要说明中心的愿景和倡议。张秋生院长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吕世明会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主任、中心共同主任孙一平发布中国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建设方案和征集展陈策划方案。吕世明宣布特邀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及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为中国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展陈战略合作智库单位。

微信图片_20220519101105.jpg

吕世明副主席致辞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心高级专家邵磊讲话。他说,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从社会成员的出行需求,还是从社会经济、生活、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度的提升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强化“交通权”的意识,从权利保障的角度,实现多主体共商共治共享,全面提升交通环境无障碍的性能,大力扶持无障碍交通服务产品与运营,加强管理与监督,构建便利出行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加强综合交通系统的无障碍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讲话表示,热烈祝贺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成立!无障碍交通环境建设是交通促进各类人群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交通运输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重要领域,需要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单位、政府部门等社会各界予以更多关注和大力支持,共同丰富完善交通强国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水平。希望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不断深化合作研究,共同助力我国无障碍交通环境建设。

众专家咨政建言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

揭牌仪式后,举办了2022交通与无障碍畅行研讨会。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毕颖教授主持主题研讨,与会专家分别对交通领域无障碍环境建设咨政建言。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心联席会议召集人张秋生以“无障碍交通畅行,只差你我的一点点”做主旨演讲。他说,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全过程、全方位无障碍出行理念得到了贯彻落实,将中国的无障碍出行建设和服务工作带到了新的高度,也存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空间。我国约有5亿人的覆盖老弱病残孕这一庞大的出行不便群体。一级台阶、一个标准、一条信息、一点差异都有可能成为出行不便人群的障碍。无障碍交通畅行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实现无障碍交通畅行,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需要把无障碍交通畅行意识变为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要各种无障碍交通设施设备的硬连接和技术服务标准的软连接,需要14亿人民对关系自己和关系他人的无障碍交通畅行事业心与心相通的软连接。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潘海啸研讨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期望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的少子化,交通出行无障碍不仅是对残疾人群体出行权的保障的要求,也是保障所有有需要社会成员的出行权的必须。为此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中,无障碍应该是一个最低标准的配置,认真执行无障碍的工程设计标准,并围绕方便残疾人和有无障碍出行需求的社会成员生活建设更加包容发展的城市。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陈徐梅在研讨中说,近年来,交通运输无障碍出行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实现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无障碍装备设备,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务水平。健全老年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交通需求”。强调交通无障碍领域还需要在重塑行业价值理念、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标准引领、突出科技赋能.这些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我国交通无障碍出行工作,无障碍、无障“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张睿在研讨中说,加快开发实用化智能导盲设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助力盲人无障碍出行。倡议聚合优势资源,集中攻克难关,研发能主动引导、具备安全避障、精准定位、人机交互等智能智慧高科技导盲产品和导盲系统,帮助盲人无障碍出行,提升广大盲人的生活质量、参与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郑方在研讨中说,建筑中的无障碍系统是交通体系的神经末梢,它不仅仅是法规要求的强制性硬件设施,更多是针对每一个体的人在交通行为和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法规、指南和最佳实践是一个互相丰富的体系。北京两次奥运会,尤其是大型场馆,为无障碍公共空间和参与、包容、共享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最佳实践。以水立方2008年残奥会和2022年冬残奥会为例,比赛场地、建筑入口、坡道、看台这些建筑设施,不仅提供了无障碍通行的便利,还成为赛时运动员拍照打卡的热点和赛后游客体验的热点。

东北财经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洪良在研讨中说,交通无障碍在整个无障碍服务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对无障碍环境系统的形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交通无障碍法制建设,应该成为实现交通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交通建筑领军人物刘琮在研讨中说,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我国作为世界高铁第一大国和民航第二大国,从21世纪初到今天,高铁和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建筑师,能够经历近20年来的高铁和机场建设大潮倍感荣幸与自豪。机场、高铁站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门户,是国家和地区的名片,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从交通建筑设计的角度,我们已经不再缺少高大上的标志性高铁站、机场;而真正缺少的是从人性关怀角度出发的,有温度的交通建筑。进入新时代,大兴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为交通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发展方向做了示范,立了标杆。未来的交通建筑发展也一定会在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无碍有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会议期间,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孙一平组织与全体专家就“中国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交通区域建设方案”进行了主题研讨。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毛保华组织与会中心高级专家对中心未来战略发展提出建议。

据记者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无障碍交通畅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以线上形式通过网络会议和映客直播方式广泛传播,社会反响热烈。据统计,此次大讲堂各平台在线观看人数总计超100万次。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