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地铁站封闭“激活”共享单车:骑行率猛增,“黄绿蓝”加大定向投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五一假期后,家住北京朝阳要出门上班的小张遇到通勤难题。
原本家门口就能搭乘八通线地铁的他,需要先骑共享单车到大约3公里之外的6号线,才能搭乘地铁去上班。五一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他早起了半个小时,才扫到一辆共享单车。当他骑到6号线地铁站,出入口外已经“车满为患”。“自行车道比机动车道挤多了。”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小张是五一假期后的北京骑行大军之一。根据疫情防控需要,5月4日起,北京14条地铁线路的62座地铁车站出入口封闭,百余条公交线路甩站绕行。5月6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家共享单车企业了解到,五一假期过后其共享单车的骑行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
骑行率上涨
五一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扫一辆共享单车成为许多上班族的选择。
美团单车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5日6点至7点北京地区骑行量同比上周增长21.9%。根据防疫政策,全市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上班制,7点至9点骑行量同比上周略有下降,约7%,10点至11点骑行量同比增长约16.7%。其中,新村街道、卢沟桥街道、八里庄街道、花园路街道、紫竹院街道为骑行热点街道的前五。
哈啰方面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最直接受地铁临时封闭影响的朝阳区,5月4日早高峰骑行量相比前一日增加15%,而5月5日早高峰骑行量日增幅更是达到69.2%。
哈啰后台数据还显示,北京市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在5日早高峰的哈啰单车骑行总量,与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4月29日)早高峰相比仅有5.2%的少量增幅,但朝阳区内骑行量的占比,则从29日的37.5%降至5日的27.9%。
地处北京东部的朝阳区受此次地铁、公交调整影响最大。不仅多个封闭的地铁站都位于朝阳,甩站绕行的公交车,也大多是绕开了位于朝阳的车站。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按照防疫政策要求,自5月5日起,北京市朝阳全区及公共交通运营调整区域内工作或生活的人员,实行居家办公和“点对点”闭环管理。
此外,滴滴青桔单车数据显示,5月5日,北京早高峰骑行量周环比上涨近10%,对比5月4日假期最后一天,骑行量增长近五成。
增加车辆供给
面对上涨的骑行需求,共享单车企业们纷纷加强了车辆供给。
哈啰单车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5月4日晚间,其已安排4000余辆消杀完毕的单车投放到朝阳区不同位置,包括临时封闭地铁站附近的大型住宅小区门口,以及如呼家楼地铁站等次日早高峰市民前往国贸桥周边上班的必经之处。为此,团队临时增派人手60人以及厢式货车30辆投入此次保障工作。
此外,哈啰单车还在海淀、房山两地的临时封闭地铁站附近,也补充安排了适当数量的车辆。哈啰团队还表示,类似的车辆夜间定向投放将在接下来几天持续进行。
《华夏时报》记者从美团方面了解到,5月5日起美团单车也加大了在封闭地铁站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社区、车站附近的车辆调度和供给。此外,滴滴青桔单车也增加了40%的日均调度,在地铁公交站区域重点补充车辆。
疫情中,增加车辆投放也意味着需要更严格的消杀工作。
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除了需要持有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上岗外,运维人员还会对其负责区域内的所有共享单车进行不分品牌、不分颜色的无差别消毒。
据悉,滴滴青桔专门成立一个200人的消杀小队专门负责各个网格的车辆消杀工作,将原来3次/日的消杀,增加到6次/日。哈啰单车方面则表示,其在朝阳、房山等现有确诊病例相对较多的区域,尤其是在各封控区、管控区周边,正逐步加大车辆消杀力度,并在广渠路、环路沿线等地对车辆进行持续巡视消杀。
此外,据记者了解,如有确诊病例曾骑行单车,市疾控中心会与相应品牌单车企业取得联系,告知确诊病例骑行的时间及区域、路线。单车企业将从后台系统调取骑行信息、锁定相关车辆,第一时间对该车进行封存,然后对车辆开展检测和后续消毒工作。“按照哈啰的防控工作要求,整个响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哈啰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