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易会满重磅讲话:坚决出清“空壳”“僵尸”企业,引导投资者“用手投票” | 政策动向

作者:柳川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4-09 16:17:11

摘要: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在IPO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退市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薄弱环节。注册制背景下,企业上市的大门是敞开的,IPO准生证和退市的‘死亡证明’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机制,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资本配置的功能。”

易会满重磅讲话:坚决出清“空壳”“僵尸”企业,引导投资者“用手投票” | 政策动向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图片来自证监会官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4月9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的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要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坚守“四个敬畏”原则和“四条底线”的基本要求,着力提升“五种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证监会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作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见效最快、提振市场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出清“空壳”“僵尸”企业在市场上一直有更高的期待。

易会满在演讲时再次提到:对于主业萎缩、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推动出清。

同时他希望广大投资者坚持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既“用脚投票”,也“用手投票”,积极参与业绩说明会、股东大会等沟通渠道,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在IPO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退市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薄弱环节。注册制背景下,企业上市的大门是敞开的,IPO准生证和退市的‘死亡证明’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机制,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资本配置的功能。”

他表示:“长期以来,一些上市公司不专心主业,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做成‘僵尸’企业后,通过重组借壳,和投机资本联合操纵股价,割中小投资者‘韭菜’的情况屡禁不止,注册制开了‘正门’,坚决出清‘空壳’、‘僵尸’企业,相当于堵住了‘邪门’。”

坚决出清“空壳”“僵尸”企业

“对于主业萎缩、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推动出清。”易会满在大会上如是说。

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资本市场既有大而优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冠军,无论哪种类型,都要聚焦主业。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因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面临较大风险,给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要坚持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对于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支持其做优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于片面追求多元发展的,严格监管其并购重组和融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在企业上市、风险化解、退市出清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此,易会满在会上恳请:“地方党委政府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文件和措施,既要重视上市数量,更要重视存量公司质量提升,对于问题和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救治”,积极打造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见效最快,提振市场信心最有效的手段,与上市IPO数量相比,资本市场出清“空壳”“僵尸”企业的速度,一直不能满足市场的期待。截至今年3月底,境内上市公司共4782家,三年来,退市公司共有77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坚守“四个敬畏”原则和“四条底线”的基本要求,着力提升“五种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二是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三是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四是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五是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

近年来,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双头”董事会治理僵局等乱象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就是公司治理出了问题。易会满表示:“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一方面要靠法治“硬手段”,推动制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安排,进一步明确相关方权责关系,促进形成规范、有效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靠“软约束”,倡导最佳实践,加强自律管理,发挥优秀公司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有更大提升。”

针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但总体仍不充分、不平衡,研发支出前100名的上市公司投入总额占到全部上市公司的近一半,很多公司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发强度也有不小差距。

易会满表示,未来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发挥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创新的战略性作用,完善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制,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高债务、高杠杆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部分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通过表内外、场内外、本外币等方式盲目融资加大杠杆,爆发风险、步入困局,教训极为深刻,必须引以为戒。

对此,易会满指出,未来证监会将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和识别能力,推动信息共享,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同时,健全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强化场内外股票质押融资业务一致性监管,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重整等方式稳定杠杆、化解风险,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

引导投资者“用手投票”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易会满在演讲时提到:“希望广大投资者坚持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既“用脚投票”,也“用手投票”,积极参与业绩说明会、股东大会等沟通渠道,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发挥证监会监管作用之外,还要汇聚众智,凝聚合力,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对此,易会满表示,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既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也要践行诚信义务,强化履职能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带动上市公司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介机构要在上市、督导、退市等全流程发挥好“看门人”作用,把握好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内在关系,从重视“可批性”向“可投性”转变,选择推荐优质企业,持续督促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政策直接关系上市公司经营环境和发展预期,证监会将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形成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积极出台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措施,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重要战略机遇期

易会满在演讲时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

他认为,稳增长、稳预期的宏观政策合力正在不断增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易会满指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资本市场将始终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资本市场将以自己的“四个不变”为上市公司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资本市场坚定深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变。“我们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系完善、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变。“我们将抓紧研究推出新一轮自主开放务实举措,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推动沪伦通机制拓展优化,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双向开放,丰富国际化品种供给,全面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加快推动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新规落地,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支持我国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发展。按照“尊重国际惯例、遵守国内法规”的原则,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成果,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助力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三,资本市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坚定态度不会变。资本市场在继续大力支持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同时,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健康发展。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3000家,家数占比约2/3,近年来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占到八成以上。我们将致力于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打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股票、债券、基金、REITs、期货期权等多种工具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优质民企融资提速扩面。

第四,资本市场凝聚合力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不会变。实践再次证明,发挥合力创造良好预期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内在需求,也是市场各参与方良好的愿望。各有关部门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注重发挥合力,持续关注和解决大家的关切,加强预期管理,共同营造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