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管理层表态积极做好市值管理后 中国平安超50亿大手笔抄底公司A股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29 20:28:25

摘要:为提振公司股价,向市场传递信心,中国平安在过去6个交易日(3月18日至3月25日)连续抄底该公司A股股票。

管理层表态积极做好市值管理后 中国平安超50亿大手笔抄底公司A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为提振公司股价,向市场传递信心,中国平安在过去6个交易日(3月18日至3月25日)连续抄底该公司A股股票。

从3月27日傍晚披露的公告来看,此次抄底公司A股股票,中国平安分别动用了两个持股计划,分别是“2022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2022年度长期服务计划”,两个计划累计购股约50.34亿元。

而2021年4月至今,上述两项计划已累计购股约98.89亿元。若加上去年8月公布的股票回购计划,中国平安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自购公司A股股票,已耗资137.88亿元。

此前的3月18日,在中国平安召开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该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目前中国平安股价确实被低估,未来将积极做好市值管理回馈股东,同时,管理层的重心会放在公司经营上,稳固公司基本面,未来公司的价值产生之后,也会反映在股价上。

动用两个持股计划“大手笔”抄底公司A股

3月27日,中国平安公布了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的最新进展情况。根据公告,3月18日至3月25日6个交易日里,公司董监高以及其他员工通过“2022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2022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分别自购公司A股股票5.96亿元和44.39亿元,购股金额共计约50.35亿元。

具体来看,2022年3月18日至3月25日,中国平安2022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共购得该公司A股股票约1252万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约5.956亿元(含费用),成交均价约为人民币47.56元/股。

公告显示,上述购股资金均来源于员工的合法收入及业绩奖金额度,自愿参与这次公司2022 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核心关键人员共1703人。本次所购买的股票锁定期为2022年3月28日至2023年3月27日。根据持股计划方案规定,锁定期满后,计划持有人实际可归属的股票数量根据业绩达成情况确定。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国平安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由2015年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持股计划存续期限为6年,首次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已于2020年结束。

不过,中国平安在2020年4月23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存续期延长的议案》,将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存续期延长六年至2027年2月4日。自2021年起,每年均会展开一次自购公司A股股票行动。而2021年4月至今,中国平安通过核心人员持股计划自购公司A股股票总金额约12.66亿元,合计买入股份数量约2168.14万股。

在同样的六个交易日内,“中国平安2022年度长期服务计划”也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共购得该公司A股股票约9331万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约44.388亿元(含费用),成交均价约为人民币47.56元/股。

公告显示,上述购股资金均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自愿参与该公司2022年度长期服务计划的核心人才共90960人。根据方案规定,中国平安长期服务计划的参与人员,从该公司退休时方可提出计划权益的归属申请,在得到确认并交纳相关税费后最终获得归属。

据了解,中国平安的长期服务计划于2018年12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存续期为10年。2021年4月至今,中国平安通过长期服务计划自购公司A股股票金额合计约86.23亿元,合计买入股份数量约1.51亿股。

将积极做好市值管理向市场传递信心

除了上述两项计划之外,中国平安还在过去7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已斥资回购约38.99亿元。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48.18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51.96元/股。

综合计算,从去年4月份至今,通过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以及公司回购这三种方式,中国平安已经拿出约137.88亿元自购自家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的回购计划源于去年8月,彼时,公司宣布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2.56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A股。回购的A股将全部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回购期限为自回购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目前距离回购期限到期还有5个月,中国平安回购金额未触及回购目标下限。有中小投资者在中国平安2021年度线上业绩发布会上提出,是否会尽快完成股权回购计划?姚波表示,目前距离回购计划的到期时间还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后续管理层将根据市场具体情况推进,肯定会按照要求实现承诺。

自2020年末开始,中国平安股价一直处在下跌趋势中,尽管期间管理层多次发声,但股价仍然从最高点90多元跌至50元以下。对此,姚波解释,过去一年股价下跌有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受到寿险行业周期性转型的影响,整个寿险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保费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长等也遇到了瓶颈。中国平安寿险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成效持续显现还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市场能给予公司一定耐心和时间。

从外部环境来看,过去整个外部环境严峻,中国平安股价下跌不是个例,市场的蓝筹股、白马股都受到比较大的压力。而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市场低沉情绪更加浓厚,石油黄金飙升。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健的,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稳增资措施,为全年目标增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姚波强调,中国平安对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基本面向好有信心,对未来蓝筹股价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对公司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中国平安也将抓好公司经营,做好市值管理,通过现金分红、股票回购等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心,更好回馈股东。

他还表示,当前,中国平安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市值管理,向市场传递信心。首先是持续提高分红,用更好的现金回报来回馈股东;其次是股票回购,这是反映管理层对目前股价低于公司实际内含价值进行的动作,目前公司已经执行了39亿元的回购额。此外,公司个别高级管理层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股票增持。总体而言,目前公司股价确实处于一个被低估的状态,但公司战略清晰,业务基础稳固,又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公司会积极做好市值管理,用好的回报来回馈股东。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