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央行超额续作2000亿“麻辣粉” 二季度政策利率下调概率增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15 16:09:1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每月一次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如期而至。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7天期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2.85%和2.10%,均与此前持平。
因当日有1000亿元MLF和1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对冲后净投放10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已经连续3个月增量续做MLF,继续释放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信号,预计后续货币政策仍将发力,降准降息仍可期。
超额续做MLF
由于此前发布的2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市场对此次MLF如何操作显得尤为关注。
同时,3月MLF到期量为1000亿,属年内“地量”规模,央行实施2000亿操作,意味着本月为超额续作。
“MLF量增价稳,略超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MLF量增,反映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程供给,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小微、三农、绿色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加上近期全球金融环境略有紧缩,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周茂华进一步分析称,央行并未对2月金融数据进行立刻反应,主要是将1、2月金融数据合并看,整体金融环境并未出现紧缩情况,社融、M2同比与GDP同比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定力,政策调整有待进一步数据指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指出,从刚刚公布的2月金融数据显示,宽信用过程再现波折,当月信贷、社融同比少增,且月末存量增速下滑,其中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有数据统计以来的首次环比下降,各项贷款余额增速续创近20年以来新低,而MLF加量操作能够直接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能够“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
“我们判断,本月增量续作的主要目标是加码宽信用,同时抑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王青表示。
二季度政策利率下调概率增大?
早在3月11日,央行公布的2月信贷数据显示新增信贷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都不太乐观,市场的降息预期升温。
但此番放量操作2000亿元MLF,利率并未下调,继续维持在2.85%,这意味着此轮央行“降息”预期落空。
王青分析认为,在1月政策性降息后,货币政策连续两个月进入观察期,可以看到,2月偏弱的金融数据出来后,市场开始朝这个方向移动;其中,债市反应尤为剧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走低。
对于“降息”预期落空的原因,王青判断,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其紧迫程度尚不足以促使监管层在三个月内两次动用降息“大招”。这也意味着3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保持不动,本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也将大概率保持不变。
尽管如此,但市场人士认为降准降息或仍有必要,二季度政策利率下调概率增大。
周茂华表示,从政策走势看,稳健货币政策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保持灵活适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一步仍有可能动用降准、结构性工具等,使得总量与结构性工具协同配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亦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针对居民户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可以适时采取降准、降息等措施,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和扩大市场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3月美联储将启动加息过程,但国内货币政策会‘以我为主’,不仅不会跟进海外收紧,而且还有边际宽松空间。通胀因素不会对接下来国内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形成掣肘,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再度下调10个基点,同时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较大。”王青判断。
“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处于集中发力期,持续推进宽信用和宽货币进程,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将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 王青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