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票据利率大幅下行至0附近 信贷投放“调节器”失灵?

作者:刘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4 18:46:49

摘要: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7天和1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为0.0100%;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也降至1.7372%,且和同业存单利率出现严重倒挂现象。

(截图自上海票据交易所2月28日国股银票转贴现数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票据作为银行信贷的“调节器”,其利率变化牵动着信贷市场的神经。

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7天和1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为0.0100%;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也降至1.7372%,且和同业存单利率出现严重倒挂现象。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银行虽然短期存在票据冲量的需要,但期限偏好明显较短,可能存在为后续信贷投放预留空间的考虑。

一位票据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票据与同业存单不同,由于信贷属性的存在,供给与需求都缺乏弹性,一旦信贷规模有所变化,票据利率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预计进入3月后又将恢复至正常的水平。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前3个交易日,7天和1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迅速抬升至2%左右。

趋近“零利率”

回顾2021年,票据转贴现利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其利率震荡走低,带动了票据贴现价格的下行,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支撑。

2021年12月,票据转贴现利率更是一反月末走低月初恢复的常态,1M、2M和3M品种一路下探,接连创出历史新低。尤其是央行12月6日宣布全面降准后,12月7日票据利率下探幅度进一步加深。

彼时,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3日,1个月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已跌至0.0061%,续创历史新低。1个月期票据利率的大幅走低也带动2个月期、3个月期票据利率的下行并创新低。

“转贴现利率的大幅下跌也说明银行可能是在票据市场上抢票造成的。”上述票据从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票据‘零利率’是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产物,背后深层次原因可能是银行既要满足信贷投放要求,又要在储备项目不足情况下将贷款后置至下年初,导致银行依靠票据‘冲量’。” 业内人士指出,跨年之后,随着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票据利率料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随着监管层频频释放货币政策宽松信号,直言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2022年1月,票据利率呈现月初上行后回落,月中企稳,下旬继续回升,月末加速上行的态势。

然而步入2月,票据转贴现利率又持续回落,其中7天和1个月期限品种最低降至0.01%,继去年12月底之后再度逼近“零利率”。

谈及票据利率下行至0的原因,兴业研究分析师何帆认为,2月下旬以来,3个月票据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的利差已经出现倒挂,票据利率走势明显弱于2019年至2021年的同期水平,表明2月春节后的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从需求端来看,经历1月份天量信贷后,2月份信贷投放节奏明显放缓,加之“春节效应”摊还因素影响,部分银行2月份新增信贷投放不理想,不排除央行进行了相应的狭义信贷指导,使得银行收票需求加大;从供给端看,受春节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复工,2月份(截至2月24日)企业开票规模显著下降。

预留空间

作为银行信贷投放的“调节器”,市场往往把票据利率下降解读为信贷需求不足,银行被迫“以票充贷”。

中泰证券研究所周岳指出,票据利率是供需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如果只考虑需求不考虑供给,容易忽视一级市场票源供给减少可能是票据利率下行的前提。

但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往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同时在1月份“天量”社融之后,银行可能需要在项目准备上“缓一缓”。周岳认为,在“宽信用”政策外生驱动下,银行可能需要利用票据融资冲抵一部分闲置的信贷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个月期票据利率降至零附近,但6个月及以上期限仍维持较高水平,并没有出现类似去年12月底的利率曲线“平坦化”。

浙商证券分析师高宇则指出,首先春节对信贷投放有季节性因素影响;其次,近期银行利用票据冲信贷规模的需求较大;最后集中在短期附近说明银行为后续的信贷投放预留更多额度。

王一峰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分析认为,2月末票据利率运行与2021年12月末有所不同,即2月末3M期以上转贴利率高于2021年12月末约10-20bp,反映出银行更倾向于收短期票据,对中长期品种需求有所下降,未出现严重贷款冲量,旨在为未来信贷投放预留空间。

信贷有望稳增长

虽然2月末票据利率有所下行,但多位专家预测,2月信贷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在票据冲贷背景下,我们预计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8万亿元左右,延续同比多增态势。” 周岳表示。

招商证券研报则指出,2月下旬,短期限转贴现利率明显走低,大幅低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水平,这或反映了2月前20天信贷投放情况偏差。“预计2月大行及政策性银行有望达到央行‘有力扩大信贷投放’要求,实现同比多增,但中西部地方银行新增贷款或由于信贷需求偏弱而同比少增。随着基建靠前发力项目开工起来,及后续房地产销售可能改善,预判3 月以后信贷需求小幅好转。”

从结构上看,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企业贷款或有一定增长空间。宽信用抓手在制造业、基建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春节后项目开工进度相对靠前,结合2月需求预期双双回暖,企业投资意愿可能回升“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45万亿元。”

在票据市场方面,前述票据从业人士预测,鉴于目前仍不确定降低房贷利率等一系列房地产“松绑”政策能否带来房地产贷款的增加,以及是否会进一步放松,“考虑到3月开票量会有显著增长,同时月末票据利率处于国债利率下方,出现明显超跌,预计3月足年国股转贴现利率将回到2.00%-2.40%之间波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