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产品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10 00:36:4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随着服务“双碳”目标各项工作推进,绿色金融迎来战略风口。
12月7日,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产品。产品募集书显示,募集资金将投资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以金融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布局ESG理财市场。除了交银理财外,兴银理财、华夏理财、建信理财等都推出了ESG相关理财产品。
交银理财首款ESG理财产品
12月7日,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主题策略固收增强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ESG主题策略两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
该款产品募集时间从12月7日至12月13日,为两年封闭式运作,业绩比较基准为4.7%/年,产品风险评级为R3中等风险,起投金额1元。
产品募集书显示,优先投资于ESG表现良好的企业,规避和退出ESG表现不佳的企业;重点投资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同时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投资机会。
该理财产品投资范围80%以上投向债券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占比在0-20%。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晨晨提到,目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ESG产品主要以固收类为主,由于银行客户端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客户追求更加稳定的收益。同时也与银行过去的理财风格相关,多数为稳健类投资品种。
交通银行方面介绍,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和综合化服务优势,加快公司、投行、国际、普惠、个金等多条线产品集成,构建“交银绿+”产品体系,探索集团化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迎来战略风口,ESG理财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金融产品,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成为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投资的有效方式。
银行理财公司加速发行ESG产品
“双碳”目标下,ESG投资愈发火热。除了交银理财外,华夏理财旗下也有四款ESG相关理财产品。截至12月9日,包括花旗银行代销的境外理财产品在内,2021年银行已发行近70只ESG理财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兴银理财旗下ESG兴动绿色发展于10月11日上线销售,是兴银理财首款混合类ESG理财产品,也为首只募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混合类ESG理财产品。
该产品70%的仓位投资于债权类资产,不超过30%的仓位定向投资于知名基金公司管理的权益专户产品,投资标的主要选自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相关产业。
兴银理财投研部门负责人表示,ESG策略不仅在风险控制层面更加稳健,还有助于发现内在价值更高的企业,从而改善投资的未来回报。长期来看,在考虑综合风险成本之后,绿色资产相对于棕色资产,将带来更为安全稳定的收益回报。
但目前来看,ESG理财规模占比仍然极低。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ESG理财存续数量72只,存续规模429.25亿元,较年初增长49.49%。
相对于超过25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而言,ESG理财在我国还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有难点和痛点需要进一步解决。机构和投资者对ESG投资认知不足,产品创新开发还不够完善。
上述兴银理财投研部门负责人提到,投资者对于ESG投资理念尚未建立明确认知,这与ESG投资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理念普及程度较低、尚未积累长期产品业绩有关,这也是全行业的共性问题和挑战。目前,投资者仍然对于ESG策略和产品的风险收益缺乏了解。
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华夏理财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兼ESG事业部总经理杨勤宇提到,从海外来讲,ESG投资的现有资产管理规模中占比大概1/3,国内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和现有基础设施的配套相关。
杨勤宇提出两个方向:首先,绿色项目库还有绿色金融的产业目录,应该自上而下的层面有相应的指导,需要把绿色产业目录更加的细化和聚焦化。同时,涉及到ESG比价的标准,在评价国内企业的ESG标准时,应用自己的规则。
未来,银行理财进一步参与ESG投资将是大势所趋。光大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银行理财参与ESG投资既有助于长期收益的增厚,也有助于公司声誉提升。预计参与维度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债券、ESG股票投资、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企业的非标债券或长期股权投资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