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超预期释放1.2万亿元,央行全面降准意味着什么?

作者:刘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06 20:28:09

摘要:12月6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获悉,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超预期释放1.2万亿元,央行全面降准意味着什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上周五高层刚释放完“适时降准”信号后,央行仅隔两天就迅速行动。

12月6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获悉,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较市场预计的12月上中旬,或者明年1月降准,此次降准的时点提前超过预期。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年内第二轮全面降准

时隔近5个月,2021年的第二次降准来了。

对于此次降准的考虑,央行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该负责人称。

“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通常用于经济压力较大的时候。”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选择在当前时点进行降准,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平滑经济增长曲线,不仅有空间,而且有必要,这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应有之意。”

温彬指出,今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开始降速,GDP同比增长4.9%,环比仅增长0.2%,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虽然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大,但对于明年而言,经济工作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这不仅有助于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而且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温彬称。

而此次降准也为年内第二轮全面降准。早在今年7月初,央行实施全面降准,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来源,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稳”基调未变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由于本月是MLF到期高峰,12月15日有9500亿MLF到期,而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除去置换到期MLF的资金,此次全面降准还会额外为金融机构提供约2500亿元的长期资金。

中泰证券杨畅认为,从短期看,考虑到12月15日,有9500亿MLF到期,因此,对冲MLF到期、防止资金面紧张或是主要考虑。从中期来看,央行政策具有较为明显的连续性,保持资金面相对平稳,避免资金面紧张,为实体经济修复及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或是央行的主要考虑。

“此次降准有助于优化金融体系的资金结构,但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没有改变。”温彬指出,“同时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未来还会通过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则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此番全面降准进一步确认了政策支持宽信用再发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三季度货币政报告显示,自6月存款自律上限规则调整后,银行存款成本整体已现下行。7月降准以来,DR007、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由此,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下行也为LPR报价下调创造了条件。在累积效应下,预计12月20日1年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性很大,预计下调幅度将为5个基点。

“四季度边际宽信用进程会适度加快。”王青指出,降准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增加了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继10月信贷、社融和M2增速触底后,年底前主要金融增速指标均将出现小幅上扬,边际宽信用过程正在到来。这将为稳定今年底明年初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王青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信贷、社融和M2增速将会温和上行,但出现“V”型反转、进而大幅推高宏观杠杆率的局面不会出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持同样的观点。李超预计11月起,社融增速将是逐步回升的过程,但当前信贷结构主要靠票据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疲弱、信贷结构不佳,社融也主要靠信贷及政府债券发行后置的支撑,总体金融数据仅为表观回升,质量不高。与之相比,我们提示随着政策明确转向,尤其是降准兑现,2022年一季度将出现“四箭齐发”宽信用。

此外,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将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个表述是较新的表述,对于研究未来金融机构信贷等投放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商业银行执行了房贷集中度政策,收紧了房贷。但是从此前9月29日的会议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来看,实际上央行对商业银行有一些微妙的批评。此次降准,很显然是希望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能力。后续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市场参与主体和银行接触时,可以看到获得贷款的空间比较大,便利性更高。”严跃进表示。

降准如期落地,市场是否还有望迎来降息“礼包”?王青认为,本次降准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政策性降息。主要原因在于,本次降准有望带动LPR报价下调,从而在降低贷款利率方面起到代替政策性降息(直接下调MLF利率)的作用。这有助于央行节省货币政策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波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