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不良贷款率超10%,铜陵农商行拟增资搭售不良

作者:傅碧霄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01 17:32:26

摘要:近日拟进行定向发行的铜陵农商行存在多项监管指标不达标,其不良率在今年6月末达到10.89%,在去年年底更是达到11%以上。

不良贷款率超10%,铜陵农商行拟增资搭售不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近日拟进行定向发行的铜陵农商行存在多项监管指标不达标,其不良率在今年6月末达到10.89%,在去年年底更是达到11%以上。

铜陵农商行于11月26日披露的《定向发行说明书》中表示,去年不良率居高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疫情爆发之前的2019年,铜陵农商行的不良率就已经超过了10%。至于为何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华夏时报》记者于11月29日致电致函铜陵农商行采访,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不过,铜陵农商行拟在定增同时搭售一定的不良资产,预计发行完成后,不良率将降至监管标准以下。与铜陵农商行同时披露定增计划的广西隆安农商行、广东蕉岭农商行也在搭售不良资产。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11月30日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定增搭售不良这种方式短期或许有效,但是随着中小银行估值不断走低,这一市场可能会逐步萎缩。

不良率居高不下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6月末,铜陵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0.44%和11.16%、10.89%,一直都远高于监管要求的5%红线。

关于2020年不良率的上升,铜陵农商行称主要系因为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对贷款客户经营状况及其还款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该行的贷款集中于安徽省铜陵市。如果铜陵市信用环境和经济结构出现恶化,可能会对铜陵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该行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截至今年6月30日,铜陵农商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06.18亿元,其中以发放给企业客户的贷款为主,这部分贷款为90.34亿元。

铜陵农商行在《定向发行说明书》中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均可能降低借款人偿还债务能力。虽然该行近年来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不良贷款率,但是无法保证现有或日后向客户提供贷款的质量不会下降。

针对不良贷款率较高问题,铜陵农商行表示将把不良贷款清收化解作为首要工作,并借助政府开展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工作的时机,运用政府力量着重清收担保贷款,化解政府性质的担保公司担保类不良贷款。

由于不良贷款规模较大,计提的拨备不能完全覆盖不良贷款,铜陵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也未达到监管要求,其拨备覆盖率自2019年以来就一直低于50%。截至2021年6月末,铜陵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为45.35%,较去年年底略有下降,远低于130%的监管要求。

同样,不良贷款规模较大也使铜陵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不过,自2019年以来,铜陵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0.16%、6.42%、6.42%。

而本次增资扩股将有助于铜陵农商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方面达标。

本次股份发行价格为1.00元/股,另外,投资人每认购1股另行出资0.60元用于购买该行不良资产。本次拟定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6亿股,按募集资金6亿元、置换3.6亿元不良贷款计算,发行完成后,铜陵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达到14.88%、11.18%、11.18%,不良贷款率预计将降至5%以下,符合监管要求。

如何降低不良率

值得注意的是,与铜陵农商行同时披露定增计划的广西隆安农商行、广东蕉岭农商行也在搭售不良资产,并且亦有多项监管指标不合格。

截至2021年6月末,广西隆安农商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尚未达标。该行不良贷款率也接近5%的红线,截至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广西隆安农商不良率分别为4.87%和4.38%。

关于去年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广西隆安农商行表示,该行主要服务于当地经济,隆安县属于传统农业县,该行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农户、农村企业,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当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2020年以来,隆安县的农业受到疫情较大影响,涉农企业整体经营不景气,该行部分授信客户经营情况恶化并出现逾期。

而广东蕉岭农商行虽然不良贷款率达标,但截至今年9月末成本收入比高于45%,不符合监管要求,2020年的资本利润率亦不达标。

此前不久,广西东兴农商行、广西罗城农商行、山东荣成农商行也在定增中搭售不良资产。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小银行普遍压力较大,因而采取定增搭售不良的方法也不失为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途径。但亦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方式治标而不治本。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小银行降低不良率并不容易,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卖身了。近期各地中小银行纷纷合并重组,并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而是为了化解不良,报团取暖,试图通过做大分母来曲线救国。定增搭售不良这种方式看上去很美好,短期或许有效,但是随着中小银行估值不断走低,这一市场可能会逐步萎缩,投资者兴趣会逐渐减弱。”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