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郭树清:14家互联网平台整改大部分问题已落地,年底将有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20 17:15:42

摘要:“在针对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郭树清表示。

郭树清:14家互联网平台整改大部分问题已落地,年底将有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在针对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10月19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郭树清提到,我国金融业竞争程度很高,但部分领域垄断问题突出。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过程中,要坚持依法依规,许多金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显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人民至上”这个大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

“不是说规范就不发展了,光讲发展不规范,实际上也损害发展。”郭树清表示,通过守正创新、依法依规做到规范和发展并重。

部分领域垄断问题突出

我国银行体系共有4000多家机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只占34%左右,行业集中度远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在全国各地展业,有的城市同时有几十家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竞争十分激烈。

此外,在移动支付、线上信贷、互联网保险业务方面,国内市场蓬勃发展。这些领域都是以民营资本为主,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和政策的支持难以出现这样的局面。

郭树清表示,我国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很高,在部分领域垄断问题突出。首先,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情况。我国金融业在高速增长阶段吸引了各类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参股特别是控股金融机构后,如出现违规关联行为,可能使商业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打着“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曾经有不少企业和个人自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众筹”等,实际上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投资非标产品和项目,最后都办成了“类银行”平台。

“这些平台非但不执行银行的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风险管控’,极易对多个领域的金融和财务活动形成冲击。”郭树清提到。

此外,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涉足多种金融业务开展不正当竞争。有的在某些产品、某些环节形成垄断,甚至形成“赢者通吃”态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超额收益。

郭树清表示,有的平台违反已有金融规则,违规监管套利,混淆金融业务和其他商业活动,增加金融体系风险隐患。有的平台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前期,监管部门针对金融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需要,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研究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和股权管理办法,开展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风险隔离。

互联网平台整改大部分问题已落地

2020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约谈蚂蚁集团。

今年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从事金融业务的13家主要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其中,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代表参加了此次约谈。

约谈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从支付业务、个人征信业务、资本市场业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要求被约谈企业对照问题全面深入开展自查、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完成时间节点。

今年7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介绍,大型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推高了融资成本,在有的案例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大概是6%、7%,实际上银行的贷款利率是4%、5%,所以整个实体经济和企业的融资成本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占了很大一块。

对于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郭树清表示:“我们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制止监管套利。”

同时,他介绍,在上述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目前,大部分问题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开展金融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整治,关键是要坚持依法依规、坚持守正创新。郭树清提到,许多金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显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同时,在“人民至上”这个大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

郭树清还提到,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8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2.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万亿元,增长11.5%。今年已为7000多万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户数增长30%。

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用好数字化手段,推动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准确掌握使用水电煤气缴费、工商、纳税情况等企业信息。

持续推动银行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深入企业、社区了解实际情况,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

此外,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私募基金、天使基金的潜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和渠道,使金融供给在融资周期等方面更好匹配企业需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