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市场忧心银行业绩临拐点

作者:唐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01 22:06:00

摘要:市场忧心银行业绩临拐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 玮 北京报道

    截至10月31日,14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悉数发布。虽然14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平均增幅达60%以上,但其净利润增长在三季度呈明显放缓趋势,国内国际环境又决定了其后续增长乏力,而且上市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上升的势头,银行业业绩增长拐点论随之出笼。
    10月29日,央行再次宣布,自10月30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这是央行在10月里第二次宣布降息,这势必对银行业的业绩形成压力。
    近期,市场由于担心中资银行持有外币资产而遭受大量损失,银行股遭到了较为集中的抛售,三季报显示,各银行均较大幅度地减持了外币债券投资,并加大计提了拨备。


赢利能力必然降低
    净息差的扩大、中间业务的增长、所得税率的降低曾经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步入降息周期的趋势已经明朗化,尽管要视各银行的资产结构和存贷款结构而定,但总体来说,这对银行的息差施加了压力,尤其在银行业非息业务发展还未能在整体业绩中占有重要地位之时,银行必然遭遇业绩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未来经济增速下滑的预期也增加了银行规模增长的不确定性。
    各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更体现了这一点,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显著放缓。尽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净利润仍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浦发银行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了153.35%,与中信银行同比增长137.30%,分列第一第二,民生银行同比增长100.3%,位居季军。但第三季度各家银行因受到经济景气影响,纷纷出现了下滑,如民生银行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大幅下降26.8%;工行前三季度净利润931亿元,同比上涨46%;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却下滑11%,建行在剔除了44亿元的交易损失后,三季度经营性收入依然环比下跌了4.5%。
    非息收入今年的增速也明显回落,前三季度招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3.56%,浦发银行同比增幅为84.29%,北京银行为73.00%,而去年普遍翻倍增长。
    事实上,银行业利润放缓在今年半年报中已有体现,只是在三季报中尤甚。在遭遇连续两次降息、宏观经济放缓、外部经济恶化的影响下,银行业息差降低已成了不可抗拒的事实。
    经过中金公司测算,深发展在三季度净息差继续回落。1-3季度按照日均余额计算的净息差为3.08%,同比下降约1个基点。而三季度单季的净息差环比下降了7个基点至2.93%。  
    业绩下滑除了受经济景气影响这一显而易见的原因,还包括2007年过高的基数和各大银行出于风险考虑而采取了大幅计提拨备。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员毛军华指出,三季度工行对美元债券计提了75亿元的拨备(二季度拨备仅为20亿元),使得拨备率从上半年的36.6%增至52.1%,大幅计提拨备是净利润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行对其美元债券计提了42亿元的拨备,大大高于二季度11亿元的水平。加上三季度的交易损失,导致了净利润环比下跌。
    国金证券银行研究员李伟奇认为,民生银行的业绩大幅回落也可能与公司的业务节奏有关系,三季度公司的重点从业务增长可能转向了管理提升。


不良资产风险加大
    而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绩的不确定更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资产质量。目前在银行业绩放缓的同时,不良贷款率却有所上升。
    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继续有所上升。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较中期上升了3.44亿元至77.3亿元;不良率较中期上升至2.22%,其相应三季度拨备计提也快速增长,三季度拨备计提16.4亿,占前三季度拨备计提的54.1%。李伟奇指出,拨备大幅增长应该与资产质量有关,不排除其关注类贷款比重继续上升的可能。当然也与民生银行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拨备有关。
    深发展9月末的关注类贷款比年初反弹了10.55%。对此,深发展管理层在10月24日其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坦言,其四季度的挑战比较大,目前华东地区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关注类贷款可能还会继续冒出来。深发展会采取措施争取不让关注类贷款都迁徙到不良贷款上。深发展在贷款定级上非常谨慎和及时,关注类贷款占比和同业相比非常低。
    目前内忧外患的经济环境使得诸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这无疑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风险,尤其是城商行。
    以较为明显的宁波银行为例,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实现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76.60%,但其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比率已经由2007年末的0.36%上升至0.63%,不良贷款余额2.98亿元,与年中相比,约增加1.2亿元。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明显。从2006年末的405.28%到2007年末的359.94%,2008年三季度末则为201.9%。
    兴业银行的不良率和不良余额也出现了双升,多位分析师都指出,由于其房地产贷款比重最高,未来将面临较大的拨备计提压力。
    而因国际市场动荡和国内经济环境恶化,各家银行都做了相应的减值准备,如中行为美次债及相关债券计提了35.66亿美元的减值准备。同时,该行还为持有的雷曼债券计提了65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朱琰认为,无需过分担忧,中国的银行在外币资产上的风险主要为债券减持损失和减值计提,表现为当期利润减少,并没有达到损失资产的程度。


房贷新政短期不利银行
    央行的新政令房产市场一振:10月27日起,房贷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银行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
    “利率下调对银行的负面影响更直接和迅速,而房地产对银行的利好是间接和渐进的。”招商证券分析师李珊珊认为,目前5年期以上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为7.20%,按照0.7倍基准利率,利率降低为5.04%,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5.13%,这样存贷利率就形成了倒挂。她认为,存贷款利率下调对银行的静态影响为中性。
    朱琰的测算结果是,利率下调对上市银行明年净利润负面影响约在4%,而深发展、兴业银行由于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较高,受到的影响最大。“不过,这次调整使得银行的定价权更灵活,在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下,银行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分化。”
    硬币具有两面,正面影响也客观存在,此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加大了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如果从中长期来看,李珊珊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房价下跌幅度的缓和也将降低银行承担的坏账风险。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