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培养从娃娃抓起,亲子财商教育会成为新的热门赛道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6-02 10:15:1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提升和投资渠道的增多,财富增值与保值成为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也成为更多家长的共识,亲子财商教育赛道不断升温。
5月29日-30日,CAMS第二届全国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于北京举办,会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与讯飞奇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出“斑点小D亲子财商项目”,为家庭财商教育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财商教育新蓝海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的亲子财商教育产品并不多,但巨大的需求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不断增长,中产阶级家庭也在快速崛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显示。我国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万美元,中等收入人群已经超过4 亿人。过去10年中,我国个人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达17%。
一方面是旺盛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国人并未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因为在成长中受到的财商教育几近于零。
央行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仅为64.77,但有88.27%的投资者认为金融教育很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投资者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房产,而是愿意尝试更多的金融产品。但如果缺乏专业知识,投资的风险又不易把控。
在这一背景下,财商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有从业人士对记者指出,财商教育不仅是理财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财富观念的培养,尽早对儿童开进行财商教育,对孩子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以及职业规划都很有帮助。
在很多发达国家,少儿财商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显示,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在中小学设置理财教育课程。如美国在1994年出台《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修正案》,将理财教育纳入学生课程安排;英国在2013年新课程设置中将理财教育定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编撰《股票学习游戏》教材,被上千所中小学采用。
该白皮书显示,主要发达国家财商教育的普及率为60%,而这一指标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仅为31%,我国的财商教育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亲子财商教育升温
近年来,我国也一直着力推进财商教育发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2016 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就提出,推动大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大量的财商教育公司也涌现出来,如微淼商学院、启牛商学院、长投学堂、小帮规划等。背后的投资方有红杉、腾讯这种知名大机构,也有涌铧投资、华创资本、寒武创投、正念资本、北塔资本,等等。
此外,还有不少金融机构和新媒体也做推出了财商教育方面的产品与服务。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某头部财商教育公司仅在一年内人员规模就从百人扩大到上千人,行业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在财商教育领域中,亲子财商教育正在成为热门赛道。
某财商教育机构投资人表示,国内财商教育的崛起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首先是国民收入的提高;其次是用户知识付费习惯的养成;最后,疫情的冲击,也使人们更重视资产的保值、增值。
讯飞奇迹相关负责人认为,亲子财商教育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家长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财知识和投资能力,同时还能对孩子进行财商启蒙。与完全面向成年人的财商课程相比,亲子财商有不同的场景与模式。在财商教育逐渐普及的当前阶段,亲子财商教育成为行业内新的机遇。
据了解,讯飞奇迹是一家与传统出版相结合,面向全球用户的“数字版权+AI”的教育科技公司,旗下儿童数字绘本学习平台“斑点小D”对畅销儿童绘本进行AI化数字升级,让纸质绘本动起来,提升孩子阅读兴趣。
据讯飞奇迹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越来越多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绘本和亲子阅读开始的,斑点小D就是为所有纸质绘本配套的数字化内容,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数字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斑点小D是首个采用云存储技术的AR绘本,传输速度和画质都得以提升,攻克了以往AR绘本产品识别框架无法兼容识别所有绘本的技术难题。记者获悉,该项目启动于2019年,目前已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讯飞奇迹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斑点小D亲子财商项目将在2021年相继开展一系列以家庭为单位的公益行动,在6月1日儿童节之际,开启第一期试运行落地。讯飞奇迹除了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外,还与国内顶级儿童内容公司、一线出版机构一起筛选了大量的儿童财商和亲子财商的优秀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第一次用数字化方式呈现。未来,讯飞奇迹将联合财商品牌赋有学堂及诸多儿童绘本阅读教育机构,面向更多的家庭启动儿童财商教育相关活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