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声音!他就是那个向着“月亮”出发的“逆光少年”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3-16 17:08:56

摘要:“向着月亮出发,即使不能到达,也能站在群星之中。” 叶泓霆说,他很喜欢这句名言,艺术就是他的“月亮”,虽然追求不到,但过程中产生过一些美好的幻想,给曾他带来了愉悦。

确认过声音!他就是那个向着“月亮”出发的“逆光少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经过数日的阴雨天气之后,栖霞终于迎来了春日暖阳。斑驳的阳光,从稍显稀疏的树梢滑下,倾泻在一个少年的脸上。

他坐在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家中的窗前,只见他打开手机,手指快速拂过屏幕,手机中传出读屏软件识别的声音。声音是2.5倍速播放,旁人几乎一句话也听不清楚,而他已经根据语音引导,快速找到了想要打开的软件。

同样,靠着读屏软件,他已能娴熟地操作电脑,在闲暇之余用音频软件录制有声读物。他说,已经有音频平台找他签约,利用业余时间“播书”,朗读文学经典、网络小说。

他叫叶泓霆,是位“00后”的盲人少年。

学会与自己“和解”

叶泓霆看起来开朗随和,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其实,年少时的他,也曾经有着倔强的性子。

4岁那年,叶泓霆被确诊为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逐渐恶化直至失明。不过,即便这些五彩斑斓、姹紫嫣红的美丽画面永远成了他遥远而模糊的记忆,他依然从未放弃过去触摸、聆听和努力认知这个世界。

据记者了解,他的视力是慢慢变得不好的。

叶泓霆说,5岁那年,他还能在方格子里写字;到了7岁,就要用很大的格子才能写字了,并且,还要用上放大镜。上了小学,他便进入南京市盲人学校就读。

经历了四处寻医,视力提高了一些,但回落得也很快。

“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心理落差很大。”叶泓霆说,骑自行车、踢足球、打篮球这些曾经最喜欢的运动,一想到以后都玩不了了,他感觉没法接受,以至于,他渐渐的和小区里的玩伴疏远了。

那段时间,他的心情非常低落,但倔强依旧。

叶泓霆清晰的记得,当年,笔掉到地上自己捡不到,就强行自己去捡,结果,挣扎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找到,只能喊别人帮忙。8岁那年,他还学着其他孩子一样,逞强骑自行车,结果,一不小心撞到一位老爷爷。

经过一次次的挫败之后,叶泓霆决定慢慢接受现实,把性格里的“钉子”磨平,跟自己“和解”,同时,决定在阅读中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开始接触阅读,是通过盲文书。”叶泓霆说,他很感激盲校的老师,印象当中,常常到了晚上9、10点钟,还有老师在点字打印室里忙碌。

据记者了解,盲文打字机的声音很大,那是很多针同时落在纸上的声音。厚厚一册盲文书,凹凸的针孔印组成盲文,密密麻麻。

小学三、四年级,盲校成立了文学社,老师找了各种盲文课外书资源。其中,叶泓霆喜欢最喜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样喜欢周国平的作品 …… 阅读文学经典,给了他奋发向上的力量和思考人生的真谛。

在后来的日子里,叶泓霆接触到了有声阅读。在金陵图书馆的盲人影院,他聆听大学生志愿者、播音员讲电影。《海上钢琴师》《烈火英雄》…… 电影经过生动的讲述,好像跃然眼前,让他深受触动。

作为是一名阳光正气的男孩,叶泓霆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唱歌、竹笛、文学、朗诵他都擅长,他在校园广播站做编辑、导播,他说要帮同学们把声音永远留在学校。

向着”月亮“出发

叶泓霆是不幸的,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光明;但叶泓霆又是幸运的,他懂得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2019年12月,在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高中高校组总决赛上,叶泓霆凭借《我骄傲,我是中国宪法宣讲人》斩获全国一等奖,不过5分钟的演讲内容,燃爆全场。

“这孩子记忆力超好,很多东西听两遍就能留在脑子里。同时,他喜欢跟别人聊天,3岁到80岁的人,跟他都有话题。接触朗诵之后很沉迷,经常晚上练到12点……”在母亲眼里,叶泓霆的与众不同不胜枚举。

记者同时了解到,叶泓霆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他特别喜欢旅游,每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主动跟当地人攀谈,通过“听”去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

2.jpg

2020年,到了考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叶泓霆选择了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对中医的兴趣,来自耳濡目染。南京市盲人学校有中专的中医推拿专业,走在校园里,经常可以闻到艾条味,随时随处可以听到张仲景、孙思邈的名言,也有很多中医方面的书籍。

然而,高三之前,中医只是叶泓霆的爱好,真正心仪的专业方向是艺术。

据记者了解,叶泓霆很喜欢音乐,从小学竹笛,原本想考南京艺术学院,但是因为看不到谱子,考虑到未来就业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最终还是放弃了。

“向着月亮出发,即使不能到达,也能站在群星之中。” 叶泓霆说,他很喜欢这句名言,艺术就是他的“月亮”,虽然追求不到,但过程中产生过一些美好的幻想,给曾他带来了愉悦。

同时,他宽慰自己,除了追不到的“月亮”之外,还有很多值得追寻的目标。

如今,叶泓霆已是一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他说,逆光行走的旅程中,文学艺术是精神食粮,给了他力量。他不愿只是一个受益者,而要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未来,他希望在音频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账号,然后,运用所学的中医专业,播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千金翼方》《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史籍,弘扬传统文化。此外,他还想在南京开一家医疗推拿针灸诊所,让客人在店里听他录的节目,让声音成为“治愈”的方式之一。

3.jpg

叶泓霆正在录制有声读物

作为“逆光者”群体中的一员,叶泓霆希望大家能听到他的声音,了解他的故事。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