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降息周期内 怎样在银行淘宝?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01 21:15:00

摘要:降息周期内 怎样在银行淘宝?

 

主持人:李 南  嘉宾:李世彤 马永谙

    主持人:今天(10月31日)的嘉宾是马永谙和李世彤。
    最近,我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9月15日,降息之前那一周存了一笔3年期的定期存款,尽管遭到朋友们的嘲笑。我觉得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在加强,我无法判断,是否能够在股市里每年挣5%,所以只好去挣银行那5%了。


降息往往发生在衰退阶段
    李世彤:其实经济周期有四个阶段,往往降息是发生在经济的衰退阶段,后面还有萧条的阶段。现在肯定是经济衰退阶段,而且才刚刚开始。所以,从这个理论来讲,你的决策应该是很英明的。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如果都降息好多次我才去存定期就没有意义了,在降息初期,我这种防御性的战略还是对的。是吗?
    李世彤:如果降息都降了很多次,比如再降到2%左右,你会发现利息降无可降,大家都开始消费,经济自然开始启动,所以那个时候应该是拿出钱来去买股票的时候。
    马永谙:降息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即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有一个有效区间,如果偏离有效区间过多,它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就不明显。所以我特别佩服你作出3年期存款的决定。
    主持人:降息之后,经济会有一个明显的下滑阶段。是吗?
    李世彤:应该说在降息之前经济就已经明显的下滑了,降息肯定是稍微滞后一点。下滑的标志是股市先下跌,然后是楼市下跌,接下来是商品期货价格下跌。现在商品期货价格已经跌得非常厉害。之后,比如制造业可能先萎缩,原材料行业像钢铁、石油等等也在萎缩,最后要发展到消费类行业。然后大家发现,自己的收入在下降,消费会受到影响,商业零售都受到影响。到这时候,往往经济最萧条、最低迷的阶段已经出现,经济反而可能要走出低迷。因为利率降到最低点时,大家消费的冲动又开始出现。
    主持人:它是周而复始的过程。之前那两年,我真的不存定期存款。
    李世彤: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存定期或者买国债,其实是校正以前我们犯的一些错误。我们私人银行在给客户做理财的时候都要讲资产配置,几乎每一个客户都要有一部分稳健性的,或者说保值性的产品,比如说存款、国债,或者说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去年整个资本市场特别兴旺的情况下,大家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


提高低风险产品配比
    主持人:都看浮动收益了,而且只看到向上浮动,没想到向下浮动比向上浮动厉害多了。所以,现在大家买固定收益产品是理性的回归。
    马永谙:我们这么多年跟踪基金的业绩发现,如果基金严重地偏离其设定的资产配置范围,最后的结果不会特别好。我们管这叫基金风格漂移,就是跟它设定的风格相差特别大。基金风格漂移,从长期来看对业绩是有害的。实际上均衡是最好的,均衡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个人投资者。
    主持人:对。今年我们遇到一只特大的黑天鹅,就是金融风暴,但是怎么来降低这黑天鹅的影响呢?
    李世彤:其实我觉得,太多的人或者像去年把大部分资产都投入到股市,或者像现在除了存款,可能不碰任何其他的东西。其实,你也可以试一试其他的产品。
    主持人:在目前这样一个复杂的金融环境之下,怎样能在银行淘到宝贝?你给大家个建议。
    李世彤:我觉得在目前的环境下,应该增加固定收益类产品,但也要试试配置其他的产品。比如,买一些融资性产品,包括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其实,大家对银行的产品有一个误区,以为都是固定收益的,其实有时候也有一些浮动。
    我讲的浮动是,本金保证,利息浮动。比如说前段时间,我们发过一个金上加金的产品和黄金的价格挂钩,约定一个价格之后,如果上下波动正负85%,那么这个产品到期,就是零收益,但是如果波动小于正负85%,你会拿到年化8%的收益率。我觉得在本金保证的情况下,可以稍微搏一下。你70%、80%的资金都去存款或者买国债了,拿上20%的钱去做一下这些产品,还是可以的。
    马永谙:听了李先生的介绍,我有两个结论:第一,经济形势在下滑,整个降息通道打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纠正以前错误的投资行为,提高我们的固定收益类或者说低风险类产品的配置比例;第二,对银行的观念要更新,银行现在的产品非常多。


定存与资金流动性并重
    主持人:花旗的首席经济学家郑茂桢最常用的理财术,就是简单的定期存款。他说能够每星期都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他就觉得特完美了。他现在是有30多笔定期存款,而且他习惯存三年期的。
    李世彤:我觉得这和个人习惯有关系。现在可能很多人能够忍受百分之五点多的收益,但未来不一定能够忍受。
    主持人:你觉得市场好了以后,大家又重新不能忍受5%的年收益?
    李世彤:其实,我们之所以说降息周期,毕竟它是处在经济周期里。有周期性的下跌,就有周期性的上涨。所以,我觉得大家的投资,还要坚持一种长期性。
    主持人:配置得很好,你可能有定期存款,还要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能够抓住机会。别到时候机会来了,你连补仓的钱都没有了。
    马永谙:一个投资者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你过度地调高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叫透支;过度地调低了,叫浪费。
    主持人:比如我能够承受高风险,但我就是特别保守,这就是浪费。
    马永谙:对。事实上金融市场是一个风险市场,因为你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你有获取那么多收益的可能性,但你有那么大的风险承受能力,结果你又给浪费了就很遗憾。
    主持人:人有自知之明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
    李世彤:我觉得主要是知易行难。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长期投资会有比较高的收益率,但是当你抱着这样的理念做了半年,亏了50%的时候,可能你就会放弃自己的理念。


银行存款是有技巧的
    主持人:关于银行存款,你有什么小技巧教教我们?
    李世彤:小技巧倒是有,比如开办网络银行。央行一般公布降息,都是在晚上《新闻联播》,然后第二天开始实行,这中间有个时间差,你办了网络银行的话,就可以马上按旧利率去存钱。
    主持人:晚上12点之前,我在网络银行存的钱,还按没有降息之前的利率执行。
    李世彤:对。实际上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主持人:面对着金融海啸,面对着降息周期,面对着这么多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矫枉过正,来关注一下固定收益类产品,同时要保持你的现金流。听说银行产品不光是固定收益类还有类固定的。
    李世彤:比如说银行存款、债券肯定是固定类的;另外,因为银监会规定,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概不能允诺固定收益,所以才有类固定的说法。
    主持人:货币型基金是固定类的吗?
    李世彤:货币型基金应该不是固定类的。
    马永谙:只能说是风险非常低的投资类品种。货币市场基金也出现过负收益的情况,当然,这个情况比较少见。
    李世彤:其实银行产品分成很多类,比如,一种我们可以称货币市场类的,它可能主要以债券为主,或者以央行的票据为主,应该说这种风险程度非常小,甚至可以视为零。另外,还有一些以企业的承兑汇票为依托发行的理财产品。
    主持人:承兑汇票,你指的是信用类的那种?
    李世彤:对,有一些,但是也不完全。应该说它的风险程度,也是非常的小,基本上风险都主要由银行来承担,大家不用去担心。银行还有一些所谓的固定收益产品,是一种融资性的或者说信托贷款类的,这些我们要去研究里面的条款。第一,要看背后的融资方是谁,如果是一家央企或者非常大的企业,那么它的风险也是非常低的,或者说零风险,因为它的资质非常好,这一类的央企,之所以要发这种产品,很多是想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看不懂的时候不要做
    主持人:我经常碰到银行客户经理说,这个产品肯定没问题,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