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咖啡造假,天价罚金难了 | 2021新年特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31 23:18:26
文/宋婕
2020年一杯瑞幸咖啡倾洒后,清晰映照出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
瑞幸在2020年4月自曝财务造假后,两个月即正式退市,此后曲曲折折近一年,事情仍然没有尘埃落定,目前还面临前途未卜的投资者集体诉讼和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最新的消息是,美国证监会(SEC)对其开出1.8亿美元(约合11.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按照瑞幸咖啡APP上一杯拿铁13.75元的折扣价计算,要卖出超过8545万杯拿铁才能“凑齐”。
假如瑞幸在A股上市,以往交60万元顶格罚款也许就够了,能不能让瑞幸这样的企业退市成为了衡量监管的一把尺子。
12月,沪深两所发布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给出了财务造假退市的量化指标,但新规再次对瑞幸这样的造假企业抬高了枪口。不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提高了对造假的惩罚力度,或将罚到倾家荡产以及更高的刑期。
两个纪录
2020年,当一杯瑞幸咖啡倾洒,背后是一个神话的破灭。
2019年5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之时,瑞幸创造了全球最快的IPO纪录。从2018年5月8日瑞幸正式营业到上市,不到12个月;从2018年1月1日北京、上海试营业到上市,不到17个月;从2017年6月公司注册到上市,不到24个月。
神话的破灭是在1月31日就埋下了伏笔。当天,做空机构浑水通过大量人工监控门店数据,指出瑞幸咖啡销售数据造假,虚增收入及支出进行财务欺诈,一时间瑞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股价应声下跌。
不过,这一指控遭到了瑞幸的矢口否认:“报告的方法有缺陷,证据无事实根据,指控是未经支持的猜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读。”
事情急转直下是在要发年报时,瑞幸在4月2日晚自曝其在2019年Q2-Q4伪造交易金额22亿美元。
这个时间耐人寻味。按照美国股市规定,交不出年报就要退市,一旦退市损失将是几十亿美元;而财务造假,公司最多被罚款2500万美元,外加最多25年的监禁。就这样,两害取其轻,瑞幸咖啡自曝,断尾求生。
公告一出,瑞幸咖啡声誉一落千丈,市场股价暴跌,并被美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进入退市程序。
2020年6月,瑞幸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停止交易,其在美上市仅400余天,退市时股价为1.38美元,相较上市时17美元的发行价缩水了90%。从上市到退市,瑞幸咖啡仅仅花了18个月,速度同样惊人,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中概股的“黑天鹅”
对于美股上市公司来说,退市只是开胃菜,麻烦的是后续一脑门的官司。
5月15日上午,14家境外投资者起诉瑞幸咖啡案在中国香港开庭,寻求追回约1.557亿美元损失。当天下午,开曼群岛和中国香港的法院下令冻结瑞幸咖啡资产。
当地时间12月16日,SEC提起诉讼,指控瑞幸违反了联邦证券法的反欺诈、上报、账簿和记录以及内部控制条款。瑞幸没有提出异议,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金解决这些指控。这也是迄今为止SEC向中概股开出的最大罚单。
虽然与SEC达成和解,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的影响远未结束。
瑞幸自曝财务造假后,美国司法部就开始进行调查,或将涉及罚款和刑责,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民事方面,投资者集体诉讼也在推进中。根据美国法律,来自投资者的索赔可能会远远超过企业的自身承受能力,继而导致企业运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陷入破产或停顿。
更为深远的是,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丁继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成为了中概股的“黑天鹅”,引发了市场与监管的连锁反应。
自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后,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SEC主席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
纳斯达克也因此首次对IPO规模设定最低数额,拟上市的中国公司IPO筹资规模要达到2500万美元或至少上市后市值的1/4。
美国国会众议院在12月2日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一些中企在美交易所上市的难度有可能再次加大。
浑水搅浑了瑞幸,而瑞幸则搅浑了整个中概股。
瑞幸引发的思考
当美国监管对瑞幸财务造假还远远谈不上结束时,瑞幸在国内的近4000家门店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营业中,似乎造假已经被遗忘。数据显示,4月到11月,瑞幸咖啡的净收入和自营商店的收入持续增长。多位店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们并不在意公司财务造假的事情,也没有影响到经营和工资发放。
瑞幸造假事发后,中国证监会派驻调查组进驻瑞幸咖啡,这也成为证监会行使长臂管辖权的第一案。但在美国监管层对造假一系列的处罚及追责的对比下,A股60万“自罚三杯”式的顶格处罚再次成为股民揶揄的对象。
12月14日晚,沪深两所发布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给出了财务造假的量化指标,其中一个是,上市公司如连续3年虚增净利润金额每年均超过当年年度报告对外披露净利润金额的100%,且3年合计虚增净利润金额达到10亿元以上,将面临退市。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瑞幸咖啡在修订后的规则下能否退市,是检验退市新规是否合理的最低尺度。但如此恶劣的造假,在A股新规下依然无法退市,征求意见稿仍显宽松。
进行补充的是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从原来最高5年有期徒刑提高到15年有期徒刑,并对个人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对单位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提高至20%-1倍。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从原来最高3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10年有期徒刑,罚金数额由2万元-20万元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20万元的上限限制。同时明确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上述行为的刑事处罚。
王骥跃称,行政处罚受规则限制有上限,但取消刑事责任的上限后,惩处力度变得很高了,只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以及投资者赔偿。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