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寻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路径

作者:洪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0-22 19:46:20

摘要:本书站在宏观经济巨人的肩膀上,对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新的阐述,并尝试付诸实践,预测市场。本书并不能回答所有关于市场预测的问题,那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是本书至少为预测市场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寻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路径

洪灏

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是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克伟大的货币政策实验则是货币主义战胜凯恩斯主义的转折点,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正是中央银行新古典货币主义的全盛时期。全球央行再一次以史无前例的放水之势力挽狂澜,拯救全球经济于崩溃的边缘。然而,西方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逐步重新抬头,直接把“生活费支票”寄给了人们。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凯恩斯主义,当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后,凯恩斯主义大有凤凰涅槃的迹象。

如果说沃尔克的货币政策是近代史上货币政策的巅峰,同时伴随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顶峰,那么伯南克、鲍威尔在过去十年里的两次危机中采取的量化宽松(QE)政策,可谓与沃尔克的货币紧缩相对的、货币政策的另一个巅峰。这种宏观经济学理论思维的变换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切换,对于深谙历史周期轮回的中国人来说,当然是司空见惯的。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长周期历史性的拐点上。

古典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假设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古典经济学是一门解释如何最优分配有限的资源,从而得到最大产出的社会科学。然而,假如资源并非有限的呢?诚然,我们的时间、地下的矿产、城市里的土地等资源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其供给都是有限的,但是,当把有限的供给和消费需求相比较时,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由于人们固有的储蓄倾向,相对于供给来说,有效需求显然是不足的。换言之,相对于有限的需求,供给是“无限”的。

在这样的世界里,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一定会产生通缩的压力。社会价格的不断走低,通缩遍野,就是一个经济体里有效需求不足最好的证明。这种社会最终演绎的形式就是,它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20 世纪90 年代泡沫破灭后,日本出现的通缩和经济发展停滞现象,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最好例证。

央行以当前通货紧缩的压力,来证明其极端量化宽松政策的必要性。实际上,这种政策的选择是治标不治本的。过去30 年,在新古典货币主义的理性预期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引领下,央行通过不断放水来应对每一次的经济和市场危机,并且宽松的力度越来越大。然而,不断走低的价格通胀恰恰反映了货币主义在新时期对于现实情况应对的不足。毕竟,弗里德曼说过:“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许多经济学家依据这个思路去预测2008 年次贷危机后伯南克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带来的通货膨胀,然而,几年之后,在面对全球此起彼伏的通缩压力时不得不修改自己的预判。

不断放宽的货币政策还导致了社会分配的极度不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富裕阶层和社会底层人民获得资源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新古典主义崇尚自由选择,有时候这种自由是无条件的,甚至是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的。沃尔克实施伟大的货币政策实验之后的30 年,也是市场不断去监管化、放权改革的时期。这种明显倾向于富裕和权力阶层的改革,进一步固化和加深了社会的分层,社会阶层之间的突破越来越难,贫富悬殊也越来越严重,俨然成为一种自由资本主义的“种姓制度”。21 世纪初,美国经济衰退之后执行的近乎零利率的货币政策,让更多劳动人民投入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大潮里,并因此背负了更多的债务,进一步压抑了社会的有效需求。人们成为债务的奴隶。

如今,全球社会分配不均的程度再一次回到了1929 年大萧条前夕的最高点。如此深刻的社会割裂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或者一如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凯恩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家。20 世纪30 年代在凯恩斯发起第一场宏观经济革命之前,成功的投资就已经为他积累了许多财富。他加入了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每天和各种社会名流、思想家、前卫艺术家打交道。弗吉尼亚•伍尔芙、亨利•马蒂斯、埃德加•德加、乔治•修拉等著名的作家和艺术家,都是他的座上客;毕加索、保罗•塞尚和乔治•修拉的画都在凯恩斯的艺术收藏品之中。

然而,在剑桥大学精修了哲学的凯恩斯意识到,这种优越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极度分裂的社会结构里并不会长久持续。如果不能通过对政治决策的影响而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那么一场血淋淋的社会大革命最终将会来临。

既然有效需求天生不足,就只能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去弥补,改善当时整个社会的生存环境。因此,凯恩斯曾经坦言:“真正有效的投资在于它的社会效应,在于战胜被未知笼罩着的时代的黑暗。”

当今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将长期使经济通缩的压力越发明显。而这个长期结构性的通缩压力,是货币政策无论怎样宽松也无力改变的。即便如此,全球央行仍然会以战胜通缩为由,义无反顾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逐渐无能为力的同时,政府部门的财政赤字力度将会越发明显。这是凯恩斯主义历经90 年后的一次回归,或者是当前经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也将是在未来几年最终引发通胀的诱因。虽然私人部门的有效需求不足,并且社会分配不均进一步恶化,但政府部门的财政赤字,以及其乘数效应产生的边际需求扩大,也将最终导致通胀的回归。其实,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导致美国的通胀预期史无前例地飙升。

站在这个周期之巅,我们迎风而立,满目山雨欲来。在一个货币供应相对于需求是“无限”的新世界里,当一个社会阶层的割裂达到了一个难以逆转的程度的时候,投资的社会目的应该是通过投资对社会财富、资源进行二次分配,以超越这场“失败者游戏”。显然,富有的上层阶级拥有大部分的有价证券,社会底层很可能通过退休金计划持有一部分在未来几年很可能“跑输”的债券,而黄金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该仍然是低配的。比特币则代表着对于现有央行放浪货币政策的革命。

《预测》是一本关于预测的逻辑和方法的书,并希望通过实际的市场经验观察、检验其成效。本书还对经济和市场周期的形成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书站在宏观经济巨人的肩膀上,对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新的阐述,并尝试付诸实践,预测市场。本书并不能回答所有关于市场预测的问题,那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是本书至少为预测市场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本文为《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作者序,内容有删节,作者洪灝为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