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李锦专栏 | 央企不调整经营指标,是“定海神针”

作者:李锦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22 12:42:44

摘要:从2019年数据看,中央企业发展既取得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高。今年,要保持年初定下的央企经营指标,不改变,压力将会相当大,注定2020年的经济增长保卫战是一场苦战。

李锦专栏 | 央企不调整经营指标,是“定海神针”

李锦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资委并不打算调整年初定下的央企经营指标和国企改革任务。这种话,说得很有底气。因为对今年经营指标问题,国家没有部门表态,各省市也没有表态的,很多地方主要精力还用在抗疫上。国资委的首先表态,就是贡献,因为国企尤其是央企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与所占比例,以及国内外关注,都有定海神针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镇静剂作用。

2020年有个重要的背景——是脱贫攻坚的最关键一年,且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不变价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按此测算,2020年的中国经济最低增长率要保持在5.6%以上,国有企业去年销售总额是5.6%,今年任务艰巨。我们不仅要防控疫情传播,也要严防发生经济运行的风险,打响防疫保卫战后,要打响经济保卫战。所以,中央企业不打算调整年初定下的央企经营指标,这是一个份量很重的表态,也是打响经济保卫战的表态。

国资委表态有底气,是因为这次疫情对中央企业也有影响,但是没有伤筋动骨。从受疫情冲击程度看,第三产业大于一二产业,民企大于国企,小微企业大于大企业。疫情导致的区域封闭、人员禁行、企业停工停产,正常经营计划被打乱,运输成本上升、生产要素流动受阻、收入和现金流中断。目前,主要表现为对服务业、最终消费两个层面产生影响。中国旅游、华侨城受的影响非常大,而制造业影响要小得多。

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疫情时间长度。如果疫情控制在一月,影响的主要是消费,重点是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交运等服务业;如果控制在二月,影响就要扩大到制造业、建筑业;如果延伸到三月以后,影响就是长期生产力。这次疫情对企业经济影响,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是民企与国企、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相连,唇齿相依,利益相连。疫情时间长的话,国企受影响,民企与小微企顺着链条上来,影响也很大。因此,控制疫情时间长度很重要,不能使一个短期冲击,变成中期甚至长期冲击。从近期疫情走势看,除湖北外,全国确诊人数已经十四天连降了。根据有关专家研判,争取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如果是这样,影响就不大。实现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目标并不容易,还有不确定性,主要是随着节后返程复工,疫情会不会反弹。疫区和非疫区,返程集中的大城市和其他地方,关键是要把中央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分区治理,差异化政策。现在上班已经13天了,而中央企业开工已经85%了,按说14天是观察期,这个观察期也快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控制住了。

当然,虽然疫情对中央企业没有伤筋动骨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民企影响的传导性。要看到,民企、中小企业与服务型企业的困难多是“即时困难”,国企多是“延时困难”,国企困难具有滞后性特征。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破产倒闭,会影响制造业和拖累大企业。部分较脆弱的制造行业的产业生态,因此会被破坏,从而导致长期的负面影响。

还要考虑央企2019年是一个很高的基点。2019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方面,201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在面临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严峻的经营压力下,23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过20%,45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过10%。从这些数据看,中央企业发展既取得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高。今年,要保持年初定下的央企经营指标,不改变,压力将会相当大,注定2020年的经济增长保卫战是一场苦战。

(作者为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李锦
李锦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