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看当前的金融数据?货币政策会怎么走?
4月金融数据引起市场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4月信贷增量大幅回落、社融乏力、居民信贷低迷,预示着今后1—2季度经济复苏情况将不及预期,有较大的通缩压力。我们认为当前金融运行并没有出现异常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存在通缩的基础和条件。

华夏时评:践行北京宣言 发展残疾人事业
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表示“中国积极支持康复国际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为国际残疾人事业贡献中国力量”,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华夏时评:提升内需的抓手,投资中高端制造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高质量的需求,在中高端制造业和其基础设施也就是新基建上的投资,可以短期刺激内需,还可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是新时期的“要想富、先修路”,只不过,这一次是更高质量的“路”。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决策
对于选择架构的讨论,本书提供了大量翔实有趣的案例,且将该理论进行了拆解,就像一本行之有效的烹饪书籍,提供了做一道美味大餐的材料和步骤。其次,对于合理路径,书中径强调的是选择架构会通过影响选择者选取的合理路径而发挥作用,同时强调在决策中人们一旦确定了合理路径,就很难再更改。

经济数据的六个特点
我们预计往后基建投资将继续对经济发挥强大支撑作用。昨天人民银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后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仍有发力空间,有望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扩大民间投资。

中游制造业表现依然亮眼
社会消费品零售中,餐饮收入的环比表现较好,录得较罕见的正增长;拖累在于商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房地产、制造业三大板块的环比均较去年同期更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

华夏时评:短期经济数据,不改长期发展定力
在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标记下一个大大的开门红之后,4月份的微观经济数据,就尤其让人关注,开门红会不会继续“红”呢?乐观者在数据中看到乐观,谨慎者在数据中看到了刺激的空间。

破坏性循环和创造性循环
人类的模仿能力让所有其他已知的生物相形见绌。是模仿让我们建立起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只是同时,它也有阴暗的一面。模仿是人的天性,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看清且承认自己的模仿行为,发现其中孕育的机遇。

坐在人类历史的滩头,窥探宇宙的边缘
《追求精确》是一部250年精密制造的沧桑巨变史,是一部恢宏的机械交响史和一首激荡人心的智能制造交响曲,是关于人类不断逼近精确极限的创造史、创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