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80万投资者拿红包!88家公司分红23亿元,21家公司回购上限超5亿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80万投资者拿红包!88家公司分红23亿元,21家公司回购上限超5亿

2022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一周年。一年来,北交所贯彻普惠金融政策导向,支持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聚集发展。

王兆寰2022-11-15 21:09:46
3
孙正义被币圈30岁小伙“割韭菜”,或将血本无归!软银套现阿里2700亿元自救

孙正义被币圈30岁小伙“割韭菜”,或将血本无归!软银套现阿里2700亿元自救

软银集团日前披露的财报显示,旗下愿景基金亏损继续扩大,日本风投大佬孙正义又被币圈30岁小伙“割韭菜”了,7亿元投资或将血本无归。软银集团套现阿里巴巴2700亿元“自救”,第二财季扭亏为盈。

邱利陈锋2022-11-15 17:32:07
1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龙头”撬动作用凸显!123家企业上市,400多家在排队,1723家迈入创新层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龙头”撬动作用凸显!123家企业上市,400多家在排队,1723家迈入创新层

2022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一周年,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

王兆寰2022-11-15 17:26:15
2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自开市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踊跃,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意愿激活,中介机构加大投入。目前,合格投资者超520万,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均已入市,超580只公募基金参与市场,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注册。

王兆寰2022-11-15 14:34:12
2
还有多少道歉?私募基金经理的反思接踵而至,仅13家百亿私募年内获正收益

还有多少道歉?私募基金经理的反思接踵而至,仅13家百亿私募年内获正收益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正心谷资本、希瓦资产、敦和资管、盘京投资、正圆投资、景林资产、东方港湾、和谐汇一、慎知投资等多家知名私募因业绩回撤向投资者致歉。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数据的92家百亿私募中,仅13家在1-10月取得正收益,占比14.13%。

陈锋张玫2022-11-15 14:21:36
国债期货大幅收跌!机构研判货币政策走向,国债收益率或仍有上行空间

国债期货大幅收跌!机构研判货币政策走向,国债收益率或仍有上行空间

一德期货分析师刘晓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国债期货大幅下跌主要受上周末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和地产政策加码的影响。今年以来,地产和疫情一直是做多债市的核心驱动,但近期两大驱动均发生变化。

叶青2022-11-15 00:01:39
1
“牛散”手握“牛股”?陈发树重仓隆基绿能,葛卫东押注兆易创新,赵建平青睐纵横股份

“牛散”手握“牛股”?陈发树重仓隆基绿能,葛卫东押注兆易创新,赵建平青睐纵横股份

当前A股市场最强“牛散”都有谁?私募排排网近日数据显示,陈发树、葛卫东、何雪萍、夏重阳和张素芬夫妇、周信钢家族、赵建平、徐开东、屠文斌、王孝安、周军等十位上榜A股最强“牛散”。

陈锋张玫2022-11-14 19:48:38
国货“掌门人”要开大讲堂:揭秘冲出“洋品牌”重围的背后故事

国货“掌门人”要开大讲堂:揭秘冲出“洋品牌”重围的背后故事

由最强国货新媒体工作室打造的《听掌门人说》计划邀请百年老字号、国货新消费品牌领军者走进“掌门人会客厅”,围绕国货崛起开启一场全新形式的深度对话、思想碰撞。据悉,《听掌门人说》将于11月15日上线。

麻晓超王兆寰2022-11-14 16:41:23
8
上市券商扩军!首创证券获批,东莞、信达紧跟,渤海、华宝等多家在排队

上市券商扩军!首创证券获批,东莞、信达紧跟,渤海、华宝等多家在排队

目前还有多家券商排队等待上市。同花顺iFinD发审委审核情况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年内8家券商IPO进度有所更新,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状态均为“已反馈”。信达证券、东莞证券、首创证券“已通过发审会”,但东莞证券、信达证券两家券商目前还在等待批复。渤海证券预先披露更新,进展相对较快。

陈锋张玫2022-11-12 20:11:50
中概股强劲反弹!千亿巨头景林大举加仓拼多多、网易,清仓特斯拉、台积电等7只股

中概股强劲反弹!千亿巨头景林大举加仓拼多多、网易,清仓特斯拉、台积电等7只股

千亿私募巨头景林资产日前公布美股最新持仓,其前十大重仓股中8个席位是中概股,拼多多获增持最显著,跃居第二大重仓股。而科技股却遭嫌弃,清仓了特斯拉、台积电、英伟达等7只股票。景林认为,目前估值水平出现了罕见低估,尤其是中概股。

邱利陈锋2022-11-12 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