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新基建“加档”前行:一业带百业 撬动多领域万亿投资蓝海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10 11:36:27

摘要:经济咨询公司FOST首席经济分析师冯建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基建可以“一业带百业”、加速传统经济(企业)快速转型升级。“中国重大基础设施资源相对紧缺,传统基建依然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要把新基建的建设资源用在刀刃上,是非常必要的,不可偏废。”冯建林说。

新基建“加档”前行:一业带百业 撬动多领域万亿投资蓝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外界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热火朝天”的新基建。

7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意见》为民营企业参与“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城市智慧停车设施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将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5G、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基建深度融合。

更重要的是,今年“新基建”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让外界顿时对“新基建”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加强新基建,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述“新基建”。

当前,“各地掀起一轮新基建潮,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需要,更是布局未来经济高效发力的需要。”经济咨询公司FOST首席经济分析师冯建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基建可以“一业带百业”、加速传统经济(企业)快速转型升级。“中国重大基础设施资源相对紧缺,传统基建依然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要把新基建的建设资源用在刀刃上,是非常必要的,不可偏废。”冯建林说。

新基建加速

今年以来,“新基建”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实施。2020年2月3日至3月4日,中央层面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紧接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官方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始于2018年12月1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 “新基建”。

过去多年,传统基建(俗称“铁公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和水利等设施。与之相比,新基建之“新”一目了然,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挥效能,很大原因不是依托“钢筋混凝土”本身,而是采用新一代的信息网络,不仅从无到有托起了云计算、区块链等,还促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正是基于中央政策导向,各省出台了新基建施政方案,加速“新基建”项目落地。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25个省公布了规模达数万亿元的“新基建”建设计划。

其中,广州将新基建写入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对外宣布236个、总投资近3700亿元的“新基建”重点项目,围绕5G、人工智能等在海珠琶洲地区打造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目前启动了首批新基建项目。

北京新基建方案则显示,3年内将着力打造20家左右智能工厂,铺设网联道路300公里,实施30个重点任务,基本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

上海也不甘示弱。上海版“新基建”提出,全力实施“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建设行动,未来3年实施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2700亿元。

2020年度福建省公布的数字新基建项目52个,总投资7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6亿元;江苏加快建设5G、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今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完成相应投资127亿元。在其他地方,对新基建项目的布局略有不同,但无不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展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为了尽快推动新基建落地,成立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建设中遇到的规划、用地、用电、审批、施工等问题。业内预计,到2025年,仅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驾马车中,各地所面临的考验在于如何以投资拉动其他两架马车。”冯建林说,新基建加力的同时,不放弃老基建的改造,才可以更好的为发展经济服务。

一业带百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基建支撑产业空间开拓,激发消费新空间”。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面临疫情防控需求,5G技术和人工智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复工复产中云计算赋能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新一轮基建伴随着创新,新的产业也应运而生。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基建共包括三大领域: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如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之新,新在扩大有效投资,赋能新经济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位列投资重点支持的“两新一重”之列,处于既促销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新基建能充分发挥数字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产业链实行改造,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

此前,叶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基建是撬动新兴产业的重要支点,发展新基建是应对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有效举措,也是壮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企业市场。

“新基建既是先进的智能科技,又是赋能智慧经济的基础设施。”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称,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新基建”支撑起的在线经济形态,5G等新基建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在未来必将为中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

在疫情冲击下,“新基建”在相关领域逆势而上,成为名副其实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关键引擎。”冯建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基建 “一业带百业”,前景良好。

毋庸置疑,企业是实施“新基建”的主体。实践表明,“新企业”在数据驱动增长中会发挥先导优势、起着引领作用。今后各地必将重点支持一批类似BAT这样的新企业,加快发展一批类似小米、滴滴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因为它们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活跃程度。

“新基建”和“老基建”不是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积极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各地不能把新基建当成新的“政绩工程”来推进,避免出现盲目建设的倾向。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