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国际保险巨头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同方全球人寿拟增资2.3亿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05 17:49:54

摘要:近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拟增资2.3亿元,中外资股东均出资1.15亿元,保持各50%的股比不变。增资后,同方全球人寿的注册资本由24亿元变更为26.3亿元。

国际保险巨头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同方全球人寿拟增资2.3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全球人寿”)拟增资2.3亿元,中外资股东均出资1.15亿元,保持各50%的股比不变。增资后,同方全球人寿的注册资本由24亿元变更为26.3亿元。

随着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入华已不是新鲜事。但合资险企对于在中国的市场基础和渠道薄弱等固有缺陷也该保持清醒的认知。

发力健康养老业务

同方全球人寿前身为海康人寿,于2003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发起股东为荷兰全球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各自持股50%。2014年12月,同方股份从中海石油投资手中接过同方全球人寿50%股份,正式成为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在中国的寿险合作伙伴,公司也随之更名为同方全球人寿。2015年4月,双方共向同方全球人寿注资3亿元,该公司注册资本从18亿元增至21亿元。2016年4月,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宣布,经原中国保监会批复,公司注册资本从21亿元变更为24亿元。若此次增资获批,同方全球人寿的注册资本将进一步提高至26.3亿元。

据了解,同方股份为清华大学控股的高科技企业,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平台,同方股份以“技术+实业、金融+资本”为发展战略,形成“以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创新孵化体系和金融投资体系为两翼,支持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通过融合产业运营、科技孵化和金融资源,实现科创融生态圈。

同方股份进入后,同方全球人寿的业务也实现了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5-2018年,同方全球人寿原保费从14.1亿元上升至36.8亿元,净利润也由2015年、2016年的亏损状态,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2018年分别盈利461万元、1.33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状况大幅提升,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0.6亿,同比增长38%。净利润更是达到3亿,同比增长136%。同时,其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183%。

日前,同方全球人寿彭勃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同方全球人寿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合作平台,引入医、养专业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将商业保险连接到养老服务相关的医药器材、养老地产、健康管理及护理服务,以“轻资产”模式提供全面的个人养老解决方案。

谈及如何推进“险企养老解决方案”的落地,彭勃表示,“我们之前提到的养老公寓、养老社区、养老机构三种模式的养老解决方案,都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研之后的论证结果,目前这三种模式在同方全球人寿都有落地案例”。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本报记者:“保险公司在养老社区的投入多数已达百亿,甚至千亿,对于入局者而言,必备的核心因素是资金实力,能够支撑在养老社区前期布局的资金支出。另外还要考虑领导班子的任期问题,因为投资养老社区的周期长,从开发到入住,一般需要6到8年,要想实现全部收支平衡更是需要20余年时间。不仅如此,随着房地产的资产价格上涨,如果现在拿地做大规模的养老社区成本太高。”

本报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同方股份对保险业青睐有加,同属于“清华系”的紫光集团在保险业同样动作频频。

2017年,紫光集团曾出资6亿元,持股比例20%,欲以主要发起人的身份筹建中青人寿,将注册地设于银川、管理总部设在北京,打造“双总部”制度,意图借助“加快贫困地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政策倾斜点,但截至目前暂未获得监管批准。筹建寿险公司受挫,2018年,紫光集团迅速转战财险,借诚泰财险混改之际,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局,斥资20.88亿拿下诚泰财险33.33%股份,空降成为第一大股东,掌握话语权。

但紫光集团仍未放弃对寿险牌照的追求,近日,有消息称,中国信达挂牌转让的幸福人寿51%股权,已找到意向买家,其中就包括紫光集团。

可以看到,紫光集团在保险业的布局手段十分老道,这与该公司联席总裁王慧轩不无关系。王慧轩是在2016年加入紫光集团,在此之前,一直供职于保险业,其曾担任过中国人保总公司副总裁、人保资本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具有丰富的保险行业经验,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保险老将。

为何清华系企业对保险业如此青睐有加?清华控股董事长曾对媒体表示,清华控股将通过创新迭代、竞合发展、产融互动来打造起一个自繁衍、自成长、自连接、自循环的生态系统,其中即包括金融和资本的完美结合。

同方股份副董事长、总裁黄俞也曾表示,将以“技术+资本”不断深化与同方全球人寿在科技保险领域的合作,推动发展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科技与保险业合作构建生态的空间很大。目前看,信息科技赋能保险可以分4个层次——改善保险流程、提升保险供给、创造保险需求和构建保险基础设施,在这些基础上,还能继续发展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等服务。

合资险企发展仍存不确定性

事实上,同方全球人寿此次增资在外界看来并不意外。2018年,该公司外资股东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魏楠兹访华时就表示,随着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对外资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将乘势加强国内外优势资源及经验的对接,不断深入在华的重点业务”。

随着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入华已不是新鲜事。安达、安顾、安盛、安联等国际保险巨头正在中国保险市场攻城略地。

如日前银保监会批准安达保险持股华泰保险的比例增至30.9%;中国平安被友邦年薪5000万挖角;安盛全资收购安盛天平;安联成立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安顾集团欲入手财险牌照。

王向楠告诉本报记者,国际资本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国外尤其是发达保险市场的增长疲软,中国则增长较快;增长快且潜力很大的非车财产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障及财富管理产品,均是外资保险巨头相对具有技术优势的;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在加快改善。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合资保险公司来说,重点在于是否能够将先进理念适用于中国保险市场,以及能否与中资股东达成业务观念一致,不产生摩擦。能否很好发展,还具有不确定性。

以中德合资的寿险公司德华安顾人寿为例,该公司由山东国投与安顾集团、安顾人寿共同筹建,总部设在山东济南,并于2013年9月5日正式营业。但成立六年以来,该公司亏损呈逐年扩大之势。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累计亏损近12亿元。在87家人身险公司中位列第73位。

在寿险方面出师不利,安顾集团再次盯上中国财险市场。近日,泰山财险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为24.9%,拟增资额不低于8.82亿元,增资额以不低于1.3099元/股乘以增发股份计算。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有泰山保险75.1%的股权,战略投资者持有泰山保险24.9%的股权。据报道,此次泰山财险拟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正是德国安顾保险集团。此外,还有消息称,泰山财险的总经理人选将由安顾集团进行派驻。

虽然需求和政策都在加速支持外资险企在中国的进一步深耕,但外资险企对于在中国的市场基础和渠道薄弱等固有缺陷也该保持清醒的认知。

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外资险企市场份额仅有6.74%,虽然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但这样的占比仍然较小,未来如何与中资险企平分秋色还需时间验证。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