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传统金融突围战 中国平安带领230家中小银行“线上化”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06 19:27:51

摘要:“利差缩小、成本上升、风险加大,以及自身经营、管理、风险防范等挑战,同时还面临来自科技进步的挑战,对传统金融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这个挑战是巨大的。”12月6日,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中国首届数字银行高峰论坛暨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成立仪式”上表示。

传统金融突围战 中国平安带领230家中小银行“线上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利差缩小、成本上升、风险加大,以及自身经营、管理、风险防范等挑战,同时还面临来自科技进步的挑战,对传统金融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这个挑战是巨大的。”12月6日,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中国首届数字银行高峰论坛暨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成立仪式”的活动中称。

如何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中小银行找到了“抱团取暖”的路子。当天,上述活动宣布成立了“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据悉,目前该联盟会员银行已达230余家,资产总规模已超过35万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会员数量最多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他们通过共同搭建一个线上大平台,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来推进业务线上化以及服务模式转型。

为什么是“平安”?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述联盟是在深圳市金融办的指导下,由中国平安联合各中小银行共同发起,平安旗下的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并于2017年8月31日正式注册登记。

“面对这场像暴风雨一样冲击的金融变革,所有传统金融业面临挑战。” 马明哲说,“近十年来,中国平安除了做好自己的主业经营以外,还投入超过500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应用领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云计算等很多金融和医疗科技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小银行有哪些困难与不足呢?深圳市金融办主任何晓军称,中小银行未来在金融发展的趋势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请不起、养不成金融科技人员。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高薪聘请科技人员,中小银行技术进步需求不大,同时几年时间技术就落后,请不起养不成。中小银行通过联盟化、科技化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抱团取暖,可能是未来金融业、中小银行发展的趋势。” 何晓军说。

在他看来,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平台,作为深圳市本土金融机构平安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在普惠金融、互联金融、金融科技的众多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如何线上化?

据悉,“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目标是搭建成一个创新合作的大平台,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新业务,帮助单个银行突破能力限制,借助外脑、外力实现科技转型和金融创新。

为此,上述联盟成立了六大委员会,以在金融科技领域全方位推动中小银行快速转型。六大委员会分别是战略管理委员会、移动互联委员会、同业业务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小微企业委员会、金融科技委员会。

据悉,六大委员会在联盟筹办期间已举办了30多场金融科技主题活动和论坛,参加的银行达到1000多家次,人员超2000人次,已为会员银行带来了实际成效,多个项目正在落地。

平安旗下的壹账通,作为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的线上大平台搭建,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使数百家中小银行实现“抱团取暖”?

马明哲详解道,壹账通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客户服务等,如果按照银行的经营来划分,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前台,包括线上的服务、直销银行,包括线上和线下O2O整合在一起,帮助行员去开拓市场,去服务客户;前台里面包括跟个人企业、对公企业利用科技进行服务,可以大大提升服务的效果,增加经营收入,提升客户的体验,改进客户服务的满意度;二是中台,主要是销售的支持和风险防控,包括个人的信用,贷方的管理,客户的服务,包括有资产、风险分类一系列中台的支持和服务,这些系统都是过去金融壹账通为平安服务了超过20年并建立起来的;三是后台,包括硬件、软件、核心系统的服务,包括DAAS、SASS和PASS的云计算,这是对每一家银行的服务。

“中小银行对未来的挑战蛮大,每家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资产负债表比较单薄。壹账通用区块链建立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通过区块链进行资产和负债的交换。过去我们在线下需要三四个礼拜,在这个平台上金融壹账通将所有的合约全部标注完,只要选定合约号码,交易完成就是一秒钟的事情,非常便捷。今年的交易会超过10万亿,大大帮助各个中小银行。”马明哲说,这将缓解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表经营上带来的压力,对整体的经营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