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发布纳入A股指数 资本市场国际化龙抬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27 20:35:5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继2017年6月A股被成功纳入MSCI之后,MSCI近日对外发布纳入A股的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es,并修订了部分纳入规则,初步形成了将A股纳入MSCI的完整时间表,A股的国际化又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A股市场的国际化是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长期来看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国际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资本市场而言,A股纳入MSCI无疑将带来外资的流入,对于A股长期向好,有利于提振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信心,引导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预期。
据星石投资测算,根据新的时间表,至2018年9月将给A股带来10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如果A股最终全部被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将给A股带来约2万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
事实上,今年以来通过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北上资金呈现了明显的加速趋势。进入四季度,市场各方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持乐观态度,整体投资环境较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位于合理区间,在重要会议结束后,政策指向清晰明朗,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中性,市场流动性已经逐步趋稳,随着三季报的公布,风险偏好将会逐步提升。10月27日,沪指创出新高至3420点,站稳3400点,收于3416.81点。
时间表敲定
根据时间安排,2017年12月1日MSCI将对“中国A股国际大型股指数”进行更名,改为“中国A股大型股指数”;基于离岸人民币汇率(CNH),使用A股中的互联互通渠道计算“MSCI中国临时指数”。
2018年3月1日,“MSCI中国A股指数”将更名为“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此外,MSCI还将发布新的“中国A股指数”,追踪的个股将限定在沪股通和深股通范围之内。
2018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比例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2018年9月3日,将A股的纳入比例提高到5%。
同时,纳入规则也进行了部分完善,一是对于需在A股市场交易而互联互通机制休市的情况,给出了指数调整的具体方案;二是如果一只股票连续停牌天数超过50天,将在提前2个工作日提醒后立即被剔除出指数。
今年6月,MSCI正式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初始222只大盘股占A股总市值四成以上,纳入股票的数量超预期,基本以大盘蓝筹、绩优股、白马股为主。行业构成上,金融业、房地产及建筑业入选最多,医药生物、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行业入选也较多。
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es指数主要动态反映在“新兴市场指数”中A股成份股的走势变化。目前,该指数具体行业分布还没公布。星石投资认为,新指数的具体构成,从风格上来看将以蓝筹股为主,有利A股长期向好。从行业上看,消费、金融的占比可能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增配A股的迹象今年已经尤其明显。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20日,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北上资金净流入飙升到1829.37亿元人民币,超过了2015年和2016年的总和。
从陆港通的单日买入成交额来看,也呈现了逐步抬升的趋势,从2017年以前的日均不足25亿逐步提升到了日均成交额在45亿左右,陆港通的交投量呈现了明显活跃的特征。
在星石投资看来,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增长的经济、低水平的估值、稳定且双向波动的汇率、稳收益低波动的A股投资风格、被显著低配的A股,这五大因素正驱动外资增配A股的长期趋势展开。
稳中求进
事实上,在重要会议结束后,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如何演绎予以更多的关注。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A股加入MSCI进入实质阶段,蓝筹股将成为刚性配置的开始,未来的市场也会进一步出现两极分化,强势震荡,双向回归,高估值的股票回归调整,蓝筹股出现上涨。随着市场逐渐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投资者要拥抱蓝筹股、远离黑五类股票。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指出,稳中有进的中期格局未变。上证综指2638点以来市场格局为稳中有进的强震荡,类似于春天,核心逻辑是盈利增长;未来从类似春天的强震荡走向类似初夏的慢牛,需要数据进一步确认。
在荀玉根看来,短期以稳为主。震荡市就会有涨有调,2016年1月底以来震荡市的三次明显回调,均源于累积一定涨幅后政策面微变。11-12月需关注国内金融监管动向及美联储缩表加息进展。
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恶化的情景下,市场振幅更可能向上拓宽,重视业绩和估值的匹配,看好金融、消费白马、建筑,及绩优价值型成长股。多个行业轮涨一遍后,金融、消费白马的估值业绩匹配度更优,而且定向降准更利好金融,银行受益于信贷规模增长,券商受益于市场情绪提升。消费中家电、白酒业绩较为靓丽,估值和业绩匹配度较好。从博弈角度出发,仍可关注建筑板块,此外结合三季报关注绩优价值成长股。
银河证券分析师姚玭认为,展望四季度后两个月,预计需求端仍将缓慢下滑。房地产产业链销量、竣工、施工、新开工、投资增速将延续下滑。四季度重点推荐业绩稳定、安全边际高、品牌溢价能力较强、存在估值切换行情的白马消费龙头及金融地产板块。
国都证券策略研究员肖世俊则表示,市场震荡缓升格局有望延续。中长期来看,股市机会方向,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或产业兴衰的交替。近20年四次党代会后的五年股市行业表现,基本反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中长期重点看好品质消费(智能家居家电、中高端汽车、时尚轻奢品、绿色健康食品等)、现代服务业(度假旅游、公寓租赁、文化传媒、教育培训、体育健康、保险及财富管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先进制造业(新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大飞机、航母军舰等)。
肖世俊指出,年底国企混改有序突破、雄安新区规划即将出炉,国企改革与雄安新区两大主题可继续参与深挖。
编辑:刘春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