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增长的革命”:绕不开人才这道关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01 19:29:52

摘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

“增长的革命”:绕不开人才这道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未来经济的出路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源和增长点是什么?中国转型升级在哪里?

“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引领着增长,人才创造着经济的价值和产业的流向。”3月1日,《增长的革命》作者、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巡视员兼副局长白津夫在以“导航新经济,创享人才能”为主题的《增长的革命》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增长的革命》正是响应中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方针的号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增长路线图的全新理论、案例研究成果,对中国人才的顶层设计进行的深刻研究和系统总结。

据记者了解,《增长的革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年度重点精品图书,由知名经济学专家白津夫、岳文厚等编写,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倾情推荐,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鼎力支持研究出版。该书以五篇十四章近15万字的篇幅,有数据、有比较,有理论、有实践,注重宏观方向,针对微观方法,创新性、前瞻性地应用数理分析和案例研究,系统提出了增长发展的要素、经验、趋势、动力和路径,对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增强人才引领发展。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力量、中国声音、中国机会,成为海外学子归来创新创业的代名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创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位置,创新是解决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创新不仅仅依靠的是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它更多带来的是人的思维转变和头脑风暴。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创新就有活路,新工业革命根本等不来,企业是新工业革命的元素,国家的创新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创新,企业永远是创新的主体,而我们企业创新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才问题。

厉以宁在推荐序中强调,《增长的革命》尝试,通过对经济增长相关要素的摸底分析,找到增长方向,获得发展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成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形成人才要素的增长路线图,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代价值。从根本上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我们可能面临五个方面的重大挑战,其中,创新不足使弯道超车难度加大是最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全中国敞开大门、不拘一格,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企业持续生命力,让人才创造附加值。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周天勇副所长表示,看了《增长的革命》这书之后,感触很深,这本书为我们展示新知识经济时代增长变革图谱。小到“赚钱、办事”中人才敲门砖和通行证的质疑,大到美国工业战略、德国制造神话和日本人才井喷中的增长迷雾,近到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途径思索,远到下一个人才硅谷、下一个人才国际港的突围,同时,本书也为我们在这一轮世界经济大洗牌中把握机会,弯道超车,为成为更强劲的经济体打了一剂强心剂。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