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进入美司法部“复仇”清单 金融危机不合规操作被秋后算账
特约记者 悦生 北京报道
上周,对于一直以来都以权威、公正示人的曼哈顿著名债券评级机构穆迪(Moody’s)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喜忧参半的一周。第三财季实际营收同比10%的增长,原本可以让上半年踉跄而过的穆迪,在这一财年接下来的岁月里走得更从容些。然而,事与愿违,剧情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情节”走下去。上周五,就在第三季度财报公布的两天后,穆迪意外公布了一纸来自美国司法部的民事诉讼。财报的“喜悦”戛然而止,穆迪随之要面对的,可能与德银一样,与美国司法部无休无止“纠缠”的时光。
评级机制遭诟病
穆迪援引美国司法部9月29日的信函称,美国司法部此次对其提起民事诉讼,主要是因为美国司法部认为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及担保债务凭证(CDO)给予的评级,违反了联邦1989年颁布的关于金融机构改革、恢复以及执行的法案。穆迪称,美国司法部有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对它的调查范围,而美国的一些州也可能会根据各州的法律对其提起类似的诉讼。消息一出,穆迪原本受第三季度财报还算漂亮利好的股价,急转下跌近4个百分点,至每股102.77美元附近。
众所周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两类产品,是导致金融危机期间无数大银行面临崩塌的主要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而诸如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则是这些衍生产品进入行销之前普遍要经过的一个渠道。多年以来,评级机构对于信用产品的“打分”,已经成为“制造”这些衍生品的金融机构们必须要拉拢的背书材料,同时也成为购买产品的投资者们必须要仰仗、参考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评级机构和产品发起方“雇佣”的关系,使得诸如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一直都受着不小的质疑。
据统计,对于金融危机前的不合规操作,国际的评级机构们已经支付了高达20亿美元的罚金或是和解费用。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穆迪就曾与美国最大的公共雇员养老基金Calpters就房贷债券评级上的不合规部分,达成过一个1亿3千万美元的和解。而与穆迪同列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标普,也在去年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过一个15亿美元的和解。美国司法部控诉标普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对于那些明明有着很高风险的房贷债券给出了与其并不相符的过份乐观的评级。这与目前美国司法部对穆迪的控诉非常相似。
不过,华尔街日报援引相关人员的评论称,穆迪的这个问题比去年标普的案例其实更为复杂。因为,或许是出于对标普案例的“警觉”,穆迪已经对评级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例如很多关于评级过程中涉及的邮件被要求要“立刻”删除,这让穆迪在评级中涉及到的相关“资料”远比标普要少。因此穆迪的事件或许会比标普更加复杂。
美国司法算旧账
外界普遍认为,最近,美国司法部走上了一条针对金融危机前相关机构不合规操作行为,进行所谓“秋后算账”的道路。近期,美国司法部对德银开出的高达140亿美金的高价罚单,几乎把本就孱弱不堪的德银逼到了最险谲的境地。虽然德银一再强调并不会认领这张天价罚单,但美国司法部“清算”的姿态似乎非常强硬。
不仅德银被列入了秋后算账的对象,瑞银和瑞士信贷也在近期不幸成为了美国司法部“复仇”的目标。出于同样逻辑,美国司法部认为瑞银和瑞士信贷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对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行销行为,可能存在着不正当的操作。并且,美国司法部还透露出了进一步调查的意愿。这不仅让瑞银和瑞士信贷两个当事者颇为忌惮,甚至让瑞士官方都相当警惕。险些压垮德银的140亿美元的罚单事件,让瑞士负责国际金融事务的官员Joerg Gasser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开会时,不断为瑞银和瑞士信贷“求情”。Joerg Gasser反复强调希望美国相关机构能够认识到两个金融机构,在瑞士金融系统以及全球金融稳定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言下之意,希望美国司法部顾虑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手下留情。然而,美国司法部会不会因为这一“提醒”而柔软行事,真的还未可知。
不能让华尔街,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凌驾于法律之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监管部门痛定思痛后得出的最大结论。
长期以来,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穆迪、标普、Fitch等评级机构一直都有着相当限度的责任豁免。2010年,奥巴马亲自签署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大刀阔斧的对美国的金融法律进行了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了多年以来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豁免。《多德弗兰克法案》还设定了一系列新的标准,以防止信用产品发起方对评级机构评级行为产生人为的干涉。尽管当下是在遵循新 “规则”,但对于其“历史遗留”,穆迪却不得不做出应有的承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