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创业板步入“博傻”阶段

作者:付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29 22:09:00

摘要:尽管上周管理层再出警示函,近期被疯狂炒作的创业板仅大幅调整1天后,在5月29日依旧顽强地再拾升势,收于1065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尽管上周管理层再出警示函,近期被疯狂炒作的创业板仅大幅调整1天后,在5月29日依旧顽强地再拾升势,收于1065点。创业板TTM估值也重新站上50倍的惊人高位,在基金经理眼中,创业板已进入博傻阶段。
    《华夏时报》记者综合采访了解到,多数基金经理认为,创业板会有所降温,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中相关个股立刻就会掉头向下,原因在于经济复苏力度较弱和流动性宽松两者的叠加。
    当前市场对创业板的分歧巨大,但是共识似乎也在渐渐形成: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小盘成长股依然会跑赢大盘周期股,但小盘成长股在一段时期内的超额收益可能要收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大盘蓝筹股更可能提供相对收益,已有部分基金经理选择了逐步获利了结成长股,转战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蓝筹品种。
危险的最后一棒
    5月27日,创业板指数承接上周末强势,再度攀升创出1091点的阶段新高。次日,尽管创业板继续拉涨上演新高秀,但赶顶迹象也逐步显现——创业板内部的明星股开始出现分化,大跌个股规模不断增加;创业板指数经历开盘时的疯狂拉涨后开始有所震荡,恐高情绪有所升温。
    截至当天收盘,在沪指和深综指均小幅收红的背景下,创业板跌2.82%,这让市场对风格切换的预期也越来越强。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上涨48.35%、沪深300上涨4.81%。在诺德中小盘基金经理周勇看来,今年以来堪称史上最强的结构分化行情,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弱复苏,投资者不断抛弃周期性品种,且部分行业的业绩呈现相对高成长。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则向记者指出,创业板接连创新高,似已进入人人都可赚钱的境界,这显然是疯狂的,目前创业板已经进入博傻阶段,参与炒作资金的逻辑是:除创业板之外别无它选,虽有泡沫,但玩家都集中于此且乐此不疲,“重要的是参与者都坚信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
    回首自创业板登上资本市场舞台的3年多时间里,曾经历两次去“泡沫”阶段。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1月中旬,在沪指跌幅约为13%的情况下,创业板指数重挫33%;2012年11月,创业板公司再次经历去“泡沫”,该月创业板指数下跌近13%,同期上证指数仅跌4.29%。
    今年以来,是创业板第三次出现泡沫的过程。本轮结构性行情演绎最初从医药行业展开,其初期的主线均是基于业绩成长的确定性,但到后期,开始向主题炒作演变,股价上涨更多依靠情绪推动下的估值提升。
高估值下拼个股
    正是在情绪化资金的炒作下,进入5月,一批创业板公司股价频放“卫星”。截至5月28日,355家创业板公司中有353家股价上扬,其中8家涨幅超过200%,58家涨幅超100%,掌趣科技以涨幅237.31%居两市之首。
    估值方面,创业板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间的差距已接近历史高位。如果剔除负值,目前创业板2013年动态市盈率平均为56倍,有超过70只个股超过100倍。
    杨德龙预计,两极分化格局可能有所减弱,但逆转可能性也不大。“个人投资者继续买入创业板个股需要近乎偏执的勇气,相比之下,更倾向于建议他们持有估值偏低的二线蓝筹股。”
    事实上,就在5月27日创业板创新高的同时,市场资金已有转向迹象。据大智慧SuperView数据显示,此日电子信息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资金6.57亿元;券商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资金2.75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主板市场的扬农化工、江山股份等农药股纷纷收出长阳线,意味着部分传统产业股开始得到存量资金的关注和认可。
    记者了解到,部分基金经理已开始选择逐步获利了结成长股,并转战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蓝筹品种。
    但一位基金经理5月28日向记者表示,创业板出现调整且幅度并不能算夸张,由此也不能判断其行情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信达澳银消费优选的基金经理钱翔即向记者指出,国内经济与市场本身,工业企业中大多数行业产出缺口继续低迷,甚至加速下降,反映出需求仍然疲弱,产能利用率并未有效改善,周期性行业整体仍没看到拐点迹象。而政策方面,新一轮的大规模刺激空间有限,在缺少短期刺激的情况下,依靠产业内部调整和出清,周期性行业可能仍会经历一个持续的压力期,暂时看不到周期性行业有趋势性投资机会。
    民生加银研究总监于善辉也表示,接下来的市场未必呈现为大盘股涨小盘股跌这么分明的局面,毕竟经济基本面的疲弱不支持大盘股大涨,风格切换可能会以较为温和的形式呈现,即大盘蓝筹股更可能获得相对收益。
    在他看来,创业板整体估值压力大,但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创业板同涨共跌的行情或将成为历史,未来市场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创业板指数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涨幅,一个拼个股的时代或许正在来临。
    长信双利优选基金经理谈洁颖也认为,在宏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目前市场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投资者对这些行业的预期。“的确,目前从指数方面看,创业板已经存在一定泡沫,但新兴产业在前期出现一点泡沫也是很正常的特征。”
    此外,从大盘股的估值、未来可能的业绩恢复性增长等角度来看,谈洁颖认为,市场会有两成左右的反弹空间预期,价值型投资者可以去参与大盘股的反弹。
    金鹰基金投资总监陈晓向记者强调,投资应该淡化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的界限,专注于寻找高成长的个股。只要支撑其高成长的逻辑和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盈利加速度还在向上,股票就仍有投资价值。“应该把主要仓位配置在景气度较高的成长股上。因为如果没有成长,企业将损失最有价值的投资部分。即使它的市盈率看起来便宜,也不是我们主要投资的方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