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郭广昌险局

作者:胡金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16 21:09:33

摘要:郭广昌险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从2007年参股永安财险,到2010年欲收购美国AIG集团在大中华区的寿险业务,再到今年7月接手新华人寿0.91%股权,一心想学习复制巴菲特“产业+投资+保险”模式的复星集团,终于走出它进军保险业的重要一步棋,以自有资金联合外资巨头,成立一家独立并且拥有控制权的合资寿险公司。
    9月15日,本报记者了解到,复星集团正式在上海对外宣布,将和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下称“保德信”)共同出资5亿元人民币成立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权,总部设在上海,预期将于2012年第四季度开业。中国保监会网站则于8月24日批复由复星集团旗下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保德信成立合资寿险公司的批文,筹建期限为一年。由此,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掌控”的复星集团进军寿险业的传闻得到证实。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星以及保德信的高管并未宣布拟成立的合资寿险公司名称,不过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披露,这家复星系合资寿险或将被命名为广信人寿。
复星合资寿险“胎动”
    虽然这不是民营资本第一次进入保险业,然而复星每一次投资保险的举动,却都受到业界的关注。
    本报记者了解到,前有“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后有巨人史玉柱、雨润祝义才,一个个民营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在以实际行动进入保险业,而复星集团郭广昌,则把投资保险战线拉得最长,从产险到保险股权再到寿险,均有涉及。
    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郭广昌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成立合资寿险公司,是复星希望成为一家以中国动力为核心的全球投资集团,并且学习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模式。而选择和保德信联手,则是由于保德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稳健的表现,会给复星带来长期的合作收益。
    尽管复星到此刻才宣布成立合资寿险公司,不过据本报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复星集团高管到美国去参加一场路演之时,就开始与保德信商谈要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事宜,到去年9月份,保德信高层在拜访上海市政府高层的时候,与复星集团就建立合资公司再度进行商讨,直到今年8月,复星集团才获得批文。而在这两年时间内,还一度传出复星准备收购AIG集团在大中华区的保险业务,不过最终并未成功。
    记者也发现,与2007年参股永安财险相类似的是,在保监会关于复星筹建合资寿险公司的批文中,筹建方是其旗下的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而它曾和同是复星系的复星医药、复星产业共同参与了对永安财险的认购,并成为了后者的第二大股东,又在今年6月从河北某投资公司手中接手了新华人寿不到1%的股权。
    对此,一位保险市场人士分析称,如果不是复星的前两次“小试牛刀”投资保险业,也许业界并不关注复星筹建合资寿险公司的事情,毕竟对于复星而言,金融保险领域并不是它的投资强项,但它这次找来的合作伙伴则是美国的保德信金融集团。
    就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复星对于保险业是“门外汉”,在这两年期间,复星特地考察了保德信在日本以及韩国保险业务的发展才决定投资保险,复星看中的是保德信稳健经营以及独特的保险经营模式。
    本报记者也了解到,在国内,保德信被中国市场所了解的是它成立的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以及早些年它和凯雷在中国太保的一笔股权投资,这笔投资让保德信获益颇丰。
    “对于投资中国太保,我们是作为一般的财务投资者,我们对这笔投资感到满意,当然对于中国的保险市场而言,大型的保险机构已经不再适合我们投资,因为他们自身发展得比较好,我们一直期望在中国市场上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和中国保监会沟通的时候,他们给我们的建议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非常谨慎地进入中国的保险市场,现在进入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而且我们相信和复星的合作会让合资寿险走向成功。”15日,保德信副董事长马克·格瑞尔在受访时称。
郭广昌的险企“平台”
    在业界看来,虽然复星和保德信的合资寿险公司要等到明年底才能成立,不过对于复星而言,时间已然不是问题。复星已经获得了产寿险两张牌照,将有足够的时间搭建好保险资金投融资平台,为郭广昌未来在资本市场施展更大的拳脚做好了一切准备。
    “2007年复星投资永安财险,在2008年经历了比较大的亏损,最后公司建议由复星来推荐总经理经营公司业务,到2009年的时候,公司已经赚取了9000万的税后利润,去年收益则达到2.79亿元,相信今年的盈利水平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因为永安财险的综合经营成本已经降至100%以下,而且也会有投资收益。”对于参股永安财险后几年间复星获得的回报,梁信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然而,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业界关注更多的依然是合资寿险公司的未来发展以及盈利能力。
    记者根据2010年全国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年度财务数据了解到,去年25家合资寿险公司中,仅有7家盈利,而亏损公司占比达七成,合计亏损金额17.2亿元,在这些公司之中,有的经营已经超过10年,包括原金盛人寿早在1999年即开展业务,后因长期无法实现盈利,业务拓展所需资本金只能由老股东增资实现,持续的亏损最终使得老股东中国五矿不得不选择部分退出。
    “对于寿险业来说,想要获得盈利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即使根据国际惯例,一家寿险公司从成立之初到实现盈利都要经历八年左右的时间,而自从2001年中国对外资放开保险业门槛之后,十年间,外资保险在中国市场耕耘得并不轻松,有些公司都已经撤出了中国市场,复星和保德信能否成功地经营好一家合资公司,唯有靠市场的检查,才能知道。”对于复星和保德信的“联姻”,一家大型中资保险公司负责人也分析指出。
    这位负责人表示,外资巨头想进入中国这个看似商机无限实则“深不可测”的保险市场,这十年里,都已经领教到了经验教训;而以资本大鳄德隆开始,2004年多家民营保险公司筹建中就宣告“流产”,同样是教训多于经验,要经营好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尤其是以民营资本主导的,资金和耐心都非常重要。
    对于外界的担心,郭广昌则在15日乐观地表示,复星已经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双方股东之间已经非常信任,相信与保德信的合作会比其它公司做得好,同时也希望能将寿险业的盈利周期缩短。
    记者也了解到,民营资本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如此热衷保险业,或许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玄机”,就是保险公司丰沛的现金流。对此,梁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对于未来合资公司,复星都不会想要把保险资金拿过来进行投资,复星所能提供的是自身的投资团队和积累多年的投资经验,可以给未来的保险公司互相分享,以实现长期共赢。
    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民营资本只注视着保险公司的现金流,那么注定经营是要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合资还是民营保险公司,唯有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本性,方能将保险公司的经营带入正规,也才能将民营资本擅长投资的优势与保险资金负债长期匹配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