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中国好人”和他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江苏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作者:陶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20 19:47:09

摘要:“残疾人容易有自卑感,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在家庭地位上就会低人一等。但残疾人在思想上并不残疾,他需要的是一个机会,给他机会了,给他关心了,能把他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把残疾人就业安排好,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国好人”和他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江苏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炜 张智 南通报道

“自强不息做好人,奉献社会做好事。”这句话贴在了南通双弘制线有限公司(下称“南通双弘制线”)创始人杨广泽办公室的墙上,也是他工作几十年来的写照。他是中央文明办2011年评出的“中国好人”,也是江苏省2013年评出的“江苏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根据中国残联日前印发的《关于确定2023年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的通知》,南通双弘制线成功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

位于海安曲塘镇的南通双弘制线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化纤纯纺、混纺纱线的棉纺织企业,现有职工190人,其中残疾职工63人。“残疾人容易有自卑感,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在家庭地位上就会低人一等。但残疾人在思想上并不残疾,他需要的是一个机会,给他机会了,给他关心了,能把他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把残疾人就业安排好,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杨广泽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把安排残疾人就业视为责任

“残疾人就业要放到一个高度上去考虑。”这是杨广泽和记者交流时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看来,残疾人就业不只是一个残疾人的饭碗问题,更关系到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关系到社会稳定。每年公司都会吸纳3—5名周边乡村的残疾人员进企工作,因为“安置好一名残疾人,就能救活一个家庭,稳定一片社区,致富一方百姓”。

在南通双弘制线就业的残疾人类型比较多,有肢体残疾,有聋哑残疾,也有心智残疾。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特点,南通双弘制线设置了10多个不同的岗位做适岗选择,在上岗前做好技能和安全培训,使得每一位入职人员都能有一份可适应的工作。在不同的残疾人岗位上,有不同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合作时间长了就能形成默契。有的岗位上,管理者就是残疾人。而杨广泽自己,也经常到残疾人工作岗位手把手地给予示范引导。

2.jpg

创始人杨广泽亲自指导残疾员工

为了照顾残疾职工的收入,南通双弘制线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残疾职工只需完成正常员工定额任务的60%即视为完成定额任务,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另外享受残疾补助。但是,有的残疾人员工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我们有个残疾员工叫姜玉峰就很让我感动。好几次我礼拜天到厂里,发现车间都休息了就他一个人还在这里。”杨广泽说。

据姜玉峰的领导丁芯蕊介绍,肢体四级残疾的姜玉峰是2003年进南通双弘制线工作的,到现在工作了21年,目前专门负责胶辊(主要纺纱专件)的制作和维护保养。“这是一个技术活,不是一个简单工作。但通过多年的实践,他只要‘一看、二摸、三转、四听’就能立即判断出胶辊是否缺油、是否灵活。他的工作优化了全公司不同胶辊的维护保养周期,不仅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丁芯蕊说。

除了工作以外,南通双弘制线对残疾员工的关心是全方位的。残疾职工家属及子女自愿来企业就业的,公司会优先安排生产岗位和生活条件。残疾职工的班中就餐、上下班途中的交通安全,有专人负责服务跟踪。残疾职工个人伤病或家庭生活的“红白事”,公司领导都亲自到场关心慰问。双弘制线如今的法人代表王瑞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杨广泽自己就会亲自去给残疾员工的喜事“撑场子”。比如刚刚提到的残疾员工姜玉峰,他在进双弘后买了房,找到了对象。结婚前,姜玉峰找到杨广泽,邀请杨广泽和公司的其他高管参加他的婚礼。杨广泽不仅一口应承,还告诉姜玉峰“其他人我帮你邀请”。姜玉峰结婚那天,杨广泽带着人早早出现在婚礼现场。

榜样的力量在感召

杨广泽身上萦绕着许多荣誉,他是中央文明办2011年评出的“中国好人”,也是江苏省2013年评出的“江苏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他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寻找老支书典型”人物、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人物”、南通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荣誉。但在杨广泽自己看来,他只是在践行责任。

“南通双弘制线虽说是民营企业,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既然是社会主义的企业,那就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担当起社会责任。”杨广泽说。

这样的榜样力量,也对海安的残疾人就业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据海安市残联理事长张加勤介绍,2023年3月,海安举办残疾人直播带货培训,组建了首批“海安市扶残助农主播带货团”;2023年4月,该市建成“扶残助农产品展销站”,并扶持肢体残疾人王煜创办的新煜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成为南通首家“南通市扶残助农直播创业基地”。去年下半年,海安本土企业江苏华艺服饰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江苏省“美丽工坊”示范点,进一步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增收。为拓宽残疾人创品和农产品销路,市残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与“寻味海安”(寻味本地)和农产品供应商洽谈合作,实现残疾人自主生产产品、代理销售产品及第三方扶残助农特优产品线上线下展销,目前已为高升米糕、犇牛牛肉馆、星星花卉等3家残疾人创办的店铺搭设展销站和产品展示柜,展示了残疾人创业风采。

“下一步,市残联将继续加强横向和纵向沟通,充分取得人社部门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动员区镇和辖区内企业联合开展‘委培式’‘订单式’培训,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实习、见习、培训的机会,为残疾人提供岗位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衔接,提升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内生动力。”张加勤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