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比特币“跌跌不休”,是正常回调还是熊市再起?

作者:赵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20 19:47:00

摘要:3月20日下午,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6.1万美元关口,最低跌至60800美元,相较于上周创下的历史新高,累计跌幅已达17.7%。截至发稿,比特币最新价格为62853.1美元,日内跌幅缩小至1.53%。

比特币“跌跌不休”,是正常回调还是熊市再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本周以来,比特币价格一路震荡下跌。3月20日下午,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6.1万美元关口,最低跌至60800美元,相较于上周创下的历史新高,累计跌幅已达17.7%。截至发稿,比特币最新价格为62853.1美元,日内跌幅缩小至1.53%。

Coinglass数据显示,最近24个小时内,共有超14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为5.43亿美元。

“加密货币市场具有高度的投机性,价格波动较大是正常现象。投资者在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时,应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防范。”中国民协web3.0专委常务副会长吴高斌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比特币回调近20%

在此前的一周里,比特币价格持续飙升,先后多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直逼7.4万美元大关,但随后便开始了下行模式。TradingView数据显示,比特币在3月19日下跌超过8%,跌至6.2万美元以下,这是自2022年11月9日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彼时,由于FTX交易所破产,比特币的价格在当天下跌了14%。

除了比特币之外,其他加密货币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截至目前,以太坊累计跌幅超20%,狗狗币累计跌超30%。

链上分析平台CryptoQuant最新研报显示,比特币近期反弹至历史新高之后,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美国国内投资者对其需求减弱。根据CryptoQuant跟踪的数据,Coinbase Premium指标的七天移动均线已经转为负值,这意味着美国投资者的净买盘相对较弱。

在比特币价格下跌的同时,比特币ETF也出现了自推出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其中以从灰度(Grayscale)的GBTC流出占据主导。据SoSoValue数据,3月19日,比特币现货ETF总净流出达1.54亿美元,为最近11个交易日内首次出现单日净流出。

其中,灰度ETF GBTC单日净流出高达6.42亿美元,创下GBTC自首个交易日以来单日净流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流入富达投资和贝莱德等巨头旗下的现货比特币ETF的资金也在减少,其中,富达的比特币ETF资金流入额骤降至590万美元,创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日,10只现货比特币ETF共净流出1.54亿美元。

虚拟货币投资研究机构10x Research最新报告指出,随着比特币现货ETF的资金流入减缓,比特币价格可能下跌至60000美元附近。10x Research创始人Markus Thielen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资金流入将会放缓,目前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如果ETF资金流入情况令人失望,比特币的价格调整可能会继续。

市场普遍认为,比特币ETF流量放缓、即将到来的“减半”事件以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是比特币过去几天价格走势低迷的理由。

据BTC.com显示,当前区块高度距离比特币减半时间还有30天,而在减半前进行价格调整也是市场中一部分所预期的健康回调。加密货币交易员、独立分析师Rekt Capital表示,持续的价格走势是减半前回调的一部分,在2016年和2020年减半周期中,比特币分别下跌了38%和20%。

日前,摩根大通也在一份针对比特币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比特币“减半”事件将在4月份到来,这可能会对比特币矿工的盈利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报告警告称,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因此暴跌至4.2万美元/枚,较目前价格的潜在下跌空间超30%。

报告中详细解释了支撑这一预测的原因。首先,减半事件将直接减少矿工获得的比特币奖励,从而降低他们的收入;其次,由于比特币的生产成本上升,那些电力成本高、钻机效率低的矿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可能导致部分矿工退出市场,进一步减少比特币网络的算力。

市场上也不都是悲观的消息。3月19日,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宣布,将探索将其部分投资组合多元化到比特币领域的可能性。作为其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GPIF将征集有关非流动性替代资产的信息,例如比特币、黄金、森林和农田。

该基金启动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计划,以发现创新的投资多元化策略,特别是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GPIF表示,他们寻求对目标资产的基本知识信息,并希望了解海外养老基金如何将这些资产纳入其投资组合。截至2023年12月,GPIF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亿元)。

此外,渣打银行将比特币的年底价格预测从10万美元上调至15万美元,并预计比特币在2025年将达到25万美元周期的高点,然后稳定在20万美元左右。此前该银行分析师曾预测,到2024年底,比特币价格将达到10万美元。

渣打银行的分析是基于美国推出黄金ETF后与黄金价格的比较,以及ETF流入量与比特币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渣打银行在另一份报告中表示,现货以太坊ETF预计将于5月23日获得批准,这将导致前12个月内资金流入高达450亿美元,到2024年底,以太坊价格将攀升至8000美元。

针对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天使投资人郭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预测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和分析师可能会根据技术分析、市场趋势、新闻事件和宏观经济指标来做出预测,但这些预测并不总是准确。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意味着价格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加密交易所状况不断

记者注意到,伴随近期比特币价格的大幅波动,加密货币交易所状况频出,让投资者更加对市场表现担忧。

数据显示,3月19日凌晨,BitMEX交易所现货交易对BTC/USDT价格暴跌至8900美元,跌幅达86.73%。而当时比特币的市场价格在6.4万美元附近。异常的交易价格持续了大概半小时,随后恢复正常水平。

有匿名加密社区成员透露,有卖家在短时间内抛售超400枚比特币,导致BitMEX交易所的交易出现了超过30%的滑点,他们至少亏损了400万美元。

对此,BitMEX交易所紧急调查相关异常交易行为。BitMEX交易所发言人表示,公司调查了该事件,并发现了少数账户的激进卖出行为,超出预期市场范围。同时,BitMEX交易所已禁止部分账户提现。

该事件引发了大量投资者对BitMEX交易所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担忧,用户批评该交易所的脆弱性。公开资料显示,BitMEX是一家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之一。

如果将本次BitMEX交易所的漏洞归因为技术的不成熟而非人为故意,那么BitForex交易所的跑路,则更加暴露了加密市场的弱点。

2月23日,加密交易所BitForex在其热钱包中提取了近5700万美元后突然暂停提款,并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而在此前,该平台以进行钱包及网站维护为由使得用户提现延迟。2月26日,该交易所的网站正式关闭。用户无法登录自己的账户,也无法加载网页。

暂停提款发生在该平台CEO Jason Luo离职一个月后,这也让用户认为该交易所跑路早有预谋。

在暂停提款超过一周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公告告诫公众,提防一个宣称以BitForex名称运作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其涉嫌虚拟资产欺诈行为。BitForex没有获证监会发牌,亦没有向证监会申请牌照,可以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证监会已将其列入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警示名单。

同时,香港证监会再次告诫投资者提防在不受规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资产的风险。如平台终止运作、倒闭、遭黑客入侵或出现任何资产被挪用的情况,投资者或有可能损失在该平台上持有的全部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BitForex交易所总部位于香港,声称拥有600万注册用户,在德国、爱沙尼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其他国家均设有团队。

记者梳理发现,在跑路事件发生之前,多地金融监管机构都对该平台进行过警告。2020年10月,马来西亚金融管理机构证券委员会(SC)就将BitForex列入未授权警告名单。在2023年4月,日本金融厅(FSA)也曾指控BitForex违反该国的资金结算法。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也曾披露称,BitForex交易所一直在未经注册的情况下在该国开展业务。

“加密货币交易所接连出现技术问题和跑路现象,这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源于交易所的技术实力不足或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监管缺失或市场不规范有关。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雄厚的交易所至关重要。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交易所的合规性和监管情况,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投资者在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时,还应注意防范诈骗和非法活动。要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或承诺,避免陷入非法集资、传销等陷阱。”袁帅说。

吴高斌也表示,交易所是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近期,BitMEX和BitForex交易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跑路现象,暴露出加密货币交易所安全方面的隐患。

针对加密交易所的发展,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在市场中扮演着连接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角色。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发展受到监管政策、技术安全、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监管政策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交易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完善风险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